賣雞蛋灌餅的小攤不見了。不少在附近商務樓里上班的白領在弄堂口探頭張望時,臉上都有一瞬間的詫異、失落和迷惘——近一年來,灌餅攤子每天清晨6點半開始直到中午都會準時出現,雖然因為無證照只能縮在一條窄弄堂里,但物美價廉,餡料清爽,常要排隊購買,漸漸成了周圍人們習慣了的一種存在。攤主是來自安徽的一家三口。年輕男子是白領,早上8時30分一到,就換上職業(yè)裝開著電瓶車匆匆去上班,留下老娘和媳婦繼續(xù)做生意。人們夸獎灌餅好吃,口音濃重的老娘有點遺憾地說,在我們老家灌餅不是這樣,這是兒子按照你們上海人口味做的。
遇到男攤主閑聊,才知道婆媳二人已回鄉(xiāng)過年了。“一年辛苦到頭,得讓她們多休息幾天。家里事情也多。”他從大學畢業(yè)開始就在上海闖蕩,七年過去,漸漸一大家人都擠在上海生活:打工的,擺攤的,收廢品的,最近一個叔叔還承包了附近一處拆遷地改成的臨時停車場。我說他是“新上海人”,他卻一直只說“我們外地人”。
在市中心的復興西路、淮海路一帶街頭,人流中出沒的外國面孔之多常讓人訝異,配合著梧桐樹、老洋房的背景,有時會恍然以為身在他鄉(xiāng)。走路或是騎車的老外們,遇上紅綠燈,不少人也會搶行,有時比“攢一堆人過馬路”的國人更甚,顯示出對環(huán)境的無比熟悉和適應。但也只有在市中心。常住上海的外國人據說有18萬人左右,占了全國的四分之一,但散在這座超過2400萬人口的超大城市中,就是很小的比例。核心地帶的摩登景觀已經很像是國際一線城市的上海,已經有了五大洲的風味餐廳,但要論起吸引到的各類國際人才密度,則離“國際范兒”還有不小距離。
前幾天,晚報曾有一條小消息透露,今年上海將爭取設立中國綠卡受理窗口,以方便外國人獲得在中國境內長期居留的合法身份證件。不少從居留多年的國外到上海創(chuàng)業(yè)或工作的資深海歸或是外國專家在私下聊天時,往往都會說到在中國申請科研項目、了解信息或辦事的種種限制和不便,“居大不易”的煩惱,有人野心勃勃地舉家而來,卻終于沒有“賓至如歸”。
也是前幾天,與朋友聊起“誰是上海人”,忽然意識到,雖然有本地的身份證、戶籍、朋友圈,會說上海話,對大小馬路熟識度勝過許多本地人,但在工作生活20多年后,我也像雞蛋灌餅攤主一樣,被視為“新上海人”,自認為“外地人”。身邊,還有出生在上海的90后,只因父母有外來基因,一樣覺得自己“不是上海人”。
外地人和上海人一直是很容易挑動這座城市敏感神經的一對固定詞語,從當年坊間相罵演變到如今時不時來上一段的網上非理性攻訐,已是有趣的社會現象。但在努力建設“四個中心”和具有全球影響力的科技創(chuàng)新中心的關鍵時刻,也許真該認真思考一下:一座城市,若有近一半、還在不斷增長的人口始終被認為也自認為“不是上海人”,常懷“鄉(xiāng)愁”而常住“他鄉(xiāng)”,到底會對于城市的管理和發(fā)展帶來什么樣的影響?
一座驕傲大城,不該有顆脆弱保守的小心臟。5年前舉辦世博會,曾讓上海有了一次超越自我、城市空間和文化心理上脫胎換骨的美麗蛻變;而今,如果要成為全球經濟發(fā)展中不可或缺的節(jié)點、一流城市,聚集各類創(chuàng)新創(chuàng)業(yè)人才,清除狹隘禁錮或尊卑陋念,從政策到內心,真正做到不拘一格和“英雄不問出處”,已到了不能不變的時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