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說建筑是 “凝固的音樂”,歷史街區就是交響樂。她的豐富度和復雜度之高,決非獨奏曲或流行音樂可比。但多種器樂的協作、主題副題的轉換再現,讓我們聽上幾個小節就可以辨識出來,就仿佛歷史街區豐富多彩復雜多變,但我們走上幾步就可以感受到某一個街區獨特的旋律。
1、多樣統一的環境價值:一個街區的主旋律,也就是其環境價值的發現需要政府、民間、游客的共同認知,這種旋律不是單獨一種器樂的音部,而是多種器樂協奏的成果。這多種元素綜合在一起,才構成了我們聽上一段便可以在千百首交響樂中識別出的那一首。例如牛車水的主旋律是“傳統的華人區”,然而其中有印度廟、清真寺、有劇院、甚至有“死人街”,街區的業態有商品街、餐飲街,商品中有玉器、中國服飾、茶葉、工藝品、肉脯、干果等等;餐飲有印度菜、馬來菜、中餐、西餐等等。武昌曇華林也是這樣,從開埠到共和的這段歷史,是中國近代史上從挑戰到應戰的縮影。走入其中,學校、醫院、教堂和居民區的生活場景,疊加上藝術村和各種文化主題的小店,構成了與眾不同的環境價值。
2、管控與自發間尋求平衡:亞洲城市歷史街區的“旋律”,有著管控而成和自發形成兩種模式,以及介于兩者之間的混合模式。新加坡牛車水和東京歌舞伎町可能是這兩種模式的極端版本。
牛車水是自上而下統一規劃改造和經營的產物,秩序井然,有條不紊。而歌舞伎町則充滿了自發生長的成分。與新宿商務區一街之隔的歌舞伎町,下午之前難以找到營業場所。入夜之后則不僅是白領金領們放松休閑的居酒屋、酒吧街,而且是東京著名的紅燈區,是黑幫之間必爭之地,以至申辦了2020年奧運會的東京要出手整治。恰恰是這樣,歌舞伎町也就成為各種力量頑強博弈的大舞臺,成為生機勃勃的文化土壤:在這里產生了小說《新宿鮫》、《不夜城》、《午夜中遠方的戀人》、《都立水商》,拍出了電影《新宿事件》、《舞伎町案內人》、《不夜城》、《新宿驛,東口以東》和眾多的漫畫作品。牛車水也匯聚了音樂、戲劇、雜技等各種演出和獅王爭霸賽,但畢竟由此生發的文化作品太少,管制過度使文化生命力有限。
參考文獻:
馬炳堅:《威尼斯憲章》與中國的文物古建筑保護修繕(《古建園林技術》 2007年03期 )
肖建莉:從《威尼斯憲章》到《西安宣言》(文匯報 2006年2月26日)
陳玉等:《文化的烙印——東南亞城市風貌與特色》(東南大學出版社2008年11月第一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