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史街區是步行區域,行走在其中的人們感受到的是街道而不是街區,具體地說即每條街道的長度、寬度、走向、圍合率,以及由臨街建筑的形制結構和風格色彩所構成的場所精神。在亞洲,有趣的街道具有一些共同特點:
1、嚴格控制的臨街高度:臨街建筑的高度受到嚴格控制,形成歷史街區立面,使得行走其中的人們置身其中可以體會到歷史上街道的尺度。城市超高層建筑可能成為街道對景,如新加坡河邊老街的視廊可見CBD的高樓,吉隆坡秋杰路可以遠望雙子塔尖,但走在街道中則是鬧中取靜,臨街兩到三層的建筑完全可以屏蔽掉“高大上”建筑的影響。
2、鱗次櫛比的臨街店面:豐富多彩小店面組成了連續界面是街道活動的媒介,各種交流、創意和消費活動通過這些臨街店面展開。臨街店面的寬度一般在5米之內,房屋縱深往往10倍于臨街面寬,這種店面的體量如果過大,會嚴重影響甚至破壞街道的場所感。新加坡“小印度”街區中一個印度商人拆遷了臨街若干店面建了一個碩大的商場,由于商場臨街尺度過大破壞了歷史氛圍,引起了政府的警惕。當該商人欲買下比鄰地段時就受到政府的限制。
騎樓建筑的外立面為建筑藝術創作提供了廣闊空間,歐陸式、摩爾式、殖民地式各美其美。百葉窗和欄桿突顯了東南亞的熱帶風情。
3、川流不息的步行氛圍:東南亞與中國南方城市的步行街,往往是騎樓街區。騎樓是殖民時代東西方文明融合的產物,具有鮮明的時代烙印和地方風情。回廊下的灰空間不僅為行人遮風避雨,也大大提高了街區的靈動感。這種步行街的尺度一般不寬,為了收緊寬度和增加臨街面,往往在車行道改成步行街之后在街道中間加“人工島”,例如新加坡牛車水餐飲街,兩側騎樓的紅線距離14米,街道中間辟出地方供“小販中心”經營,這樣一來一條街就有了四個臨街面,一條14米人行道變成了兩條3米加通廊內的2米,形成了摩肩接踵、人頭攢動卻并不擁擠的景象。
4、風雨無阻的室外環境:與北美、北歐室外咖啡座要配上暖爐、毛毯相似,亞洲的步行街除了騎樓的回廊之外往往要在街道上方加蓋棚頂,以便游人在風雨天中也安之若素。新加坡牛車水的主街、克拉碼頭主街、日本大阪心齋橋都配有這樣的頂棚。頂棚用透明材料便于采光,兩側傾斜可將雨水匯入臨街建筑屋檐的集水槽,通過雨水管導入地下管道。牛車水地處熱帶新加坡,頂棚立柱還加裝了特別的管道向街道放送冷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