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27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國務院總理李克強來到國家博物館,參觀人居科學研究展。在展覽大廳,李克強詳細了解人居科學的歷史沿革和發展狀況,在一個個展板前駐足觀看。李克強說,舉辦這個展覽、向公眾普及相關知識,對推進新型城鎮化有很強的針對性和現實意義。
聽了我國人居科學成果案例的介紹,李克強說,新型城鎮化核心是寫好“人”字,說到底就是要讓人民群眾生活得更美好。必須樹立科學理念,制定科學規劃,做到現代中有傳承、規范中有靈動,把城市建設成綠色包容和諧、群眾安居樂業的有機生命體。同時,要增強城市對農村的反哺帶動能力,破解城鄉二元結構矛盾,使山水鄉戀與城市文明融為一體,讓億萬農民共享新型城鎮化發展成果。
李克強對展板上“人居環境的核心是人”幾個字高度評價:“這與我們強調的新型城鎮化理念不謀而合。城鎮化要以人為核心,其他的一切都要為人服務。推進城鎮化意不在‘地’,不在‘樓’,而在‘人’。”
在“明日人居、未來展望”部分,李克強說,推進新型城鎮化,要堅持改革創新,統籌謀劃。隨著現代交通、通信基礎設施及其他條件的顯著改善,人口分布和經濟發展格局可以更加合理,要在努力解決“三個1億人”過程中促進更多中西部人口就近就業,推動區域發展更加協調。同時,人口大量向城市集聚,也必須處理好能源、水、霧霾等問題,人居科學要圍繞破解這些難題,深入研究,拿出對策。
李克強指著中國地圖上的“胡煥庸線”說,我國94%的人口居住在東部43%的土地上,但中西部如東部一樣也需要城鎮化。我們是多民族、廣疆域的國家,要研究如何打破這個規律,統籌規劃、協調發展,讓中西部百姓在家門口也能分享現代化。
延伸閱讀
胡煥庸線
是地理學家胡煥庸在1935年提出的劃分我國人口密度的對比線,最初稱“璦琿—騰沖一線”,后因地名變遷,先后改稱“愛輝—騰沖一線”、“黑河—騰沖一線”,首次揭示了中國人口分布規律。即自黑龍江璦琿至云南騰沖畫一條直線(約為45°),線東南半壁36%的土地供養了全國96%的人口;西北半壁64%的土地僅供養4%的人口,二者平均人口密度比為42.6∶1。
今天,胡煥庸線所揭示的人口分布規律依然沒有被打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