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記者:曇華林作為一個歷史文化街區承載了武昌幾代人的記憶。我們如何將人文關懷與曇華林內在的價值相結合?復興曇華林真正的核心價值在哪里?為什么要做這件事情?
許啟彤:這個問題我如果用哲學來思考,應該回答兩方面的問題,第一是什么,第二為什么。
復興的歷史街區是什么?我認為一座城市的歷史街區,一定要找到這座城市發展歷史中最鼓舞人心、最引領發展、最催人奮進的文化和精神之所在,能夠承載這些東西的區域,就是應該復興的歷史文化區域。
追述武漢的歷史,我們曾經有過輝煌的時期,那就是從1860年漢口開埠之后,到1891年張之洞執政再到1911年辛亥革命之前,50年時間里武漢取得了政治、經濟、文化、對外交流的全面發展,取得了“駕乎津門,直逼滬上”的成就。如果要復興,事實上是要復興到武漢歷史上曾經贏得的地位。什么樣的區域能夠承載這樣的城市記憶,傳播這樣的精神和文化,就應該把它作為一個最重要的歷史文化區域來建設。
為什么會是曇華林?回述武漢歷史,在最輝煌的50年中,城市的建設、經濟的發展僅是表象,內在力量才是推動這種發展的根源,那就是漢口開埠后,中西文化交流,張之洞的“中學為體,西學為用”思想,推動了近代歷史的轉型,所以我們認為曇華林是近代歷史轉型之標桿,中西文化交流之窗口。彼時,在張之洞的思想理念之下,曇華林實現了重大的政治變革,經濟也隨之變化,布紗棉麻四個實業局隨之興建,除了兵工廠不在武昌外,武漢所有的經濟活動都在武昌。文化建設上,當時西方文化進入到曇華林,這里興辦了中國早期的幼兒園、小學、中學、大學,一個完整的近代教育體系隨之建立。從社會結果看,曇華林實現了華洋混居,和睦相處。從建筑學來看,曇華林的建筑中西合璧,山水相依。因此我們認為,這個區域承載了武漢在當年最偉大時期所留下的精神和文化財富,所以我們應從這個角度去打造曇華林歷史文化街區。
今天我們緬懷過去那段歷史,是為了面向未來。我們建設歷史文化街區,是用當初偉大城市的記憶來激勵今天的城市建設者,同時用國際視野打造歷史文化街區,真正實現武昌、武漢的大復興。因此我們武昌作為一個文化大區,作為曇華林所在的區域,應該充分發揮她的歷史價值,成為武漢的精神高地和引領武漢發展的一個重要區域,這就是我們武昌作為地方黨委政府打造曇華林歷史文化街區的一個核心價值認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