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化網訊 近日,城市化委員會專家委員、中國國際經濟交流中心研究部副研究員馬慶斌在接受媒體采訪時表示,新型城鎮化是以“人”為核心的城鎮化,未來政策將引導城鎮化進程從“土地城鎮化”轉變為“人的城鎮化”,而這恰恰是中國城鎮化質量提升的關鍵。這些問題的核心都應當是提高“人”的生活質量。
馬慶斌認為,要實現以人為本的城鎮化,更重要的是實現以家庭為載體的幸福的城鎮化,這不僅僅是人性關懷的需要,從一定程度上講,也是城鎮化背景下社會治理能力現代化和治理體系現代化的一個重要社會基礎。事實上,人們也忽略了這樣一個潛在的巨大經濟紅利,也就是說推進“家庭”為核心的城鎮化將是實現中國從經濟大國向經濟強國轉型的一個重要戰略。
馬慶斌表示,近幾十年的發展,生產力布局的重點和經濟水平高的地區仍在東部地區及大城市,這使得我國城鎮化呈現東部化、大城市化、城市群化和異地城鎮化四個特征。相對于這種現狀,未來的發展方向也有四個特征,中西部化、中小城市化、城市帶化和就近城鎮化。隨著“一路一帶”等戰略的建設,未來中西部的發展潛力很大。而中小城市若完善城市基礎設施和公共服務的建設,便可吸納更多農業轉移人口安家落戶,人們也不用一定到幾個特大城市去謀生。從城市發展的角度看,只有城市群是不夠的,東部沿海城市仍會繼續擴張,這種情況下盲目地給城市設立邊界是不可取的,而通過高鐵的建設,將長三角、珠三角、環渤海經濟帶、長江經濟帶串聯起來,由“點”成“群”再成“帶”,未來城市發展可能會成為城市延綿帶狀。
對于很多中西部人口遠離家鄉到東部城市的“候鳥式”城鎮化的現象而言,數據顯示,在2.6億外出務工人群中,大約1.6億是出省的,而這其中巨大的經濟紅利背后是中西部農村的“留守兒童”、“留守老人”等嚴重的社會問題,這也是為什么在新型城鎮化中提出的3個“1億人”戰略中,把推進中西部1億人實現就地、就近城鎮化發展方向的重要原因,當然,這一政策具有可行性的原因是,隨著產業向中西部轉移,人口向中小城市聚集,外出打工人群就會返回老家在縣城或是附近中小城市安居,這種“折返式”城鎮化得以實現的重要基礎。
馬慶斌分析道,新型城鎮化應該有新的城市結構。城鎮化的核心是要解決人的問題,人到哪里去?進什么城?以及進城后待多久?是終其一生還是輾反于城鄉間?這些問題都關乎到如何穩妥地推進城鎮化的進程。2.6億的農業轉移人口不但是經濟學上的數字,更應從社會學的角度考慮問題。多數農民工進城是以個人的身份被城鎮化,據數據顯示,2.6億農民工中只有約10%是舉家搬遷,多數人的家庭是分裂式的,這也是出現大量留守兒童和留守老人的原因。這個情況下,雖然城鎮化率在不斷提高但是相當不健康。這些人只是經濟學上的產業工人,不是一個市民家庭。事實上,我們對河南富士康工廠的調研顯示,河南當地工人因為離家近,能夠享受家庭的溫暖,其工作效率得到極大提高,產品的瑕疵率降低將近1個點,這其中的經濟和社會效益是巨大的。
以人為核心的城鎮化更要以家庭為載體,城鎮化應該實現舉家搬遷,使他們不至于擺動式地遷徙。這種進城可以是“蛙跳”式的,比如一個農民工進城打工幾年,他已經是城鎮的一部分了,當他積累收入后回到老家就近的縣城定居,如果條件允許他把老婆、孩子、老人一起帶進縣城,那就實現了舉家進城。但這需要政策的配套,比如在住房方面發展保障房、廉租房、共有產權房、經濟適用房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