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级成人毛片免费视频高清/国产精品久久自在自2021/国产一级内谢a级高清毛片/九九热亚洲精品综合视频 - 俺去俺去啦最新官网在线

以傳播城市化專業知識為己任
2024年11月24日
星期日
設為首頁 | 加入收藏
公益慈善在中國
時間:2014-11-07 09:04:47  來源:城市化雜志  作者:顧 晴 

  近年來,中國經濟的快速發展,讓根植于中國傳統文化的公益事業在中國社會滲透開來,越來越多的大眾參與到公益捐助事業中,盡自己的微薄力量幫助需要幫助的人。唐山大地震、1998年洪水、汶川、玉樹大地震……人們紛紛傾情捐助。然而,“被動捐助”——單位克扣職工工資用作捐款,學校組織定額捐款行為,也在挫傷人們從事公益事業的積極性,打消公民參與公益事業的熱情。“郭美美事件”的出現,更像扇了蝴蝶的翅膀,攪亂的不只是紅十字總會,而是中國整個官方慈善,一時間中國公益事業舉步維艱。

  中國公益慈善怎么啦?公益機構應如何重獲信任?未來發展前景如何?9月19—21日,在深圳舉行的第三屆中國公益慈善項目交流展示會,圍繞社區基金會、公益信托、社會價值投資、社會資源供給等業界關注的問題,各路慈善大佬云集,展開思想的碰撞與討論。

  現狀篇:公益慈善怎么啦?

  公益行業很好混

  徐永光:南都公益基金會理事長

  當今在中國做什么行業最好混?我說是公益行業。因為企業的五年存活率不到一半。政府好混嗎?過去略為好混一點,現在真不好混了,收入在降低,責任會更大。公益行業叫不好干,但好混。其它部門是既不好干,也不好混。說好混,第一好混的是官辦慈善,非常強大,很多是事業單位編制,有行政級別,領導人由政府指派,壟斷大部分慈善資源。按照十八大和十八屆三中全會精神,應該進入社會體制改革,去行政化,政企分開。但這個行業至今沒看到有什么動靜。這些年公益慈善事件從郭美美開始接連不斷,公眾對慈善事業的信任度一降再降,就在這樣的壓力下也沒有看到這個行業坐下來檢討反省,討論如何改革。在中國,企業、市場要改革創新,政府要改革轉型,唯獨這個行業沒有改革的聲音,固守陳規陋習和自己的領地,成為這個社會的世外桃源。

  最近有幾件事反映出公眾對公益機構的不信任。一是廣西有個孤兒叫楊六金,因一段視頻的傳播就收到500多萬元捐款。這說明中國人不冷漠,不缺乏愛心。但給特定個人捐款不是公益,是私益,屬于私益性質的傳統慈善行為。為什么中國人選擇做私益不做公益?說明對公益機構不信任。再比如“冰桶挑戰”,新浪微博閱讀量半個月達到46億人次,平均每個中國人點擊3次多,但捐款跟楊六斤得到的數額差不多,500多萬元,而且還有人說瓷娃娃不該接受這個捐款。在同樣時間,美國接受捐款6億多人民幣。還有就是香港的陳啟中兄弟給哈佛大學捐款3.5億美元。有人問為什么給美國捐款不給中國捐款?陳啟中說,在海外捐錢就是捐錢,內地太復雜了,最要命的是花費精神和心血,等于自討苦吃,自找麻煩。他們面對的是誰?當然是官辦慈善,所以他們再也不和國內官辦慈善打交道了,直接把錢給了美國。

  還有一個問題,社會組織的GDP哪里去了?捐款哪里去了?據民政部統計,2013年,社會組織增加值為571.1億元,占第三產業增加值的比重為0.22%,比2007年低21%。也就是說,7年來中國社會組織的份額不升反降,縮水21%。如果用GDP直接比,2007年中國GDP是246619億元,社會組織增加值是307.5億元,占GDP千分之1.24,2013年占GDP比重掉到了千分之1.00。2013年54萬家社會組織創造的GDP為571億元,而《中國慈善藍皮書》統計,3000家基金會和2000家慈善會的捐款達到700億元,全國捐贈總額突破1000億元。捐款過了千億,可54萬家社會組織創造的GDP總量卻只有570億元。捐款本來應該給社會組織創造GDP,加上其他收入,社會組織的GDP應大于捐款,現在倒過來了。美國非營利組織創造的GDP大概占國民收入的12%,其20%左右是捐款,30%左右是政府購買服務,50%左右是服務收入。在中國,平均每一個社會組織創造的GDP只有10萬多一點點。對這個問題,我問民政部問了兩年。民政部說,說明我們的社會組織水平低。問公益研究院、問學者,沒有一個人做出回答,也沒有記者深入采訪調查。在我看來,很簡單,捐款讓政府花了,當然也包括希望工程,蓋了學校,算政府教育GDP,蓋了醫院,算衛生醫療GDP。這些GDP都不記社會組織名下,算政府的。所以,官辦慈善機構迄今還是政府從民間吸取慈善資源的工具。舊慈善體制已經形成政府、官辦慈善組織和捐贈企業利益共存的鋼鐵聯盟,之所以難以打破,是因為符合各方利益。企業樂于給有政府背景的慈善組織或直接給政府捐款,不排除有的還存在錢權交易。這是中國慈善那么不景氣,公眾那么失望的根本原因。習近平主席提出要把權力關進籠子,李克強總理提出要用壯士斷臂的勇氣推動改革,對于慈善體制改革最為適用。

  說公益行業好混,不僅官辦慈善好混,草根慈善也好混。草根慈善面臨什么狀況呢?資源少,外有道德綁架,政策不支持;內有道德優越感。這使得這個行業薪酬很低,就業門檻也低。那還能吸引高素質人才嗎?因為這樣,一批理想高遠的NGO領導人,自己不追求物質利益,把員工也搞成了弱勢群體。另外,公益機構、草根NGO普遍缺乏市場理念和市場營銷能力,因為不會推銷,甚至排斥市場,導致手里有好產品但找不到錢。奉勸這些有好產品賣不出去的公益機構從市場上找有推銷能力的,經過公益培訓,成為NGO公益項目推銷員。我們發現,商業精英轉向做公益一般會做得很好,現在有些非公募基金會做得那么漂亮,都有商業精英的影子在里面。

  公益行業遭遇信任危機

  魏雪:深圳市公益慈善聯合會副會長、TCL公益基金會執行理事長

  在當前環境下,信任危機已成為整個社會面臨的嚴峻問題。從行業角度看,慈善公益組織的運作資金主要來自捐贈。用好捐贈人的每一分錢,是每一個公益組織必須承擔的社會和財務責任,處理不好就會出現信任危機,受到公眾監督的質疑,并產生連鎖效應,危害本已 脆弱的公益慈善事業根基。

  我1996年回國后開始創業的同時投身到女性權益維護相關的公益事業中。2007年和先生共同創辦了家族慈善基金——華萌基金,主要關注鄉村貧困學生教育。后來,我又幫助TCL集團成立了TCL公益基金會,我出任理事長,也是關注教育領域,核心項目關注鄉村教師,叫燭光獎,每年獎勵300名堅守在艱苦地區的鄉村教師,并為他們提供職業培訓。我們還資助貧困的初中畢業生,幫助他們完成高中學業,并會繼續資助其中一部分學生完成大學學業。從2008年到現在,已經資助500名中學生,明年第一批50名學生即將大學畢業步入社會。 一路走來我親身體會到國內外公益理念的差別以及行業發展的差距。發達國家也并非沒有善款挪用、誤用事件,即便在最規范專業化運作了百年之后,偶發事件還是存在的。然而,一個“郭美美事件”就讓國內公益環境大傷元氣。在國外,大家很會用“冰桶挑戰”這樣 的公益創新,但傳入國內后就走形變樣,甚至有人指責這浪費了水源,不夠環保。這些聲音都映射出國內公益慈善的現狀,說明我們的公益慈善還在起步階段,環境還很脆弱,專業水平還不高,規范操作及法規政策也不完善。它就像一個孩子,需要社會各界的理解、幫 助,而不是一味地責罵、攻擊,甚至打壓。在與國內外慈善家、公益人士進行交流,如何改善我們現在的公益慈善環境時,大多數人認為造成目前這種復雜的環境是多方面的,有體制不夠完善,有公益組織自身能力不夠專業等,但最根本的還是要回歸到我們辛辛苦苦建的信任體系。前不久,中國青年報的一項社會調查表明,有63.5%的普通受訪者表示,面對慈善,他們想進行捐助,但找不到可以信賴的公益渠道。這說明,我們的公益環境建設亟待完善,信任提升空間巨大。

  媒體對慈善認識宣傳不夠

  宋厚亮:《中國慈善家》雜志主編

  中國慈善行業自2008年以來發展速度非常快,但是大眾對于慈善的理解并沒有跟上來。在這個過程當中,需要更多的專業媒體解讀,去告訴大家慈善行業到底是怎么回事。遺憾的是,國內媒體行業對于慈善的理解普遍偏低。比如,前段時間我跟幾個資深媒體朋友相聚,提到公益慈善基金會應該做投資,讓基金保值增值。他們第一反應是,虧了怎么辦?他們認為,公益慈善做投資有很大風險。我舉了個案例,諾貝爾基金會經過這么多年發展,獎金越來越多,背后就是靠做很多風險投資,保持穩步增長。雖然我們也做了很多媒體人公益慈善的培訓,我感覺,媒體人對于這一塊的認識還比較弱,沒有形成行業的觀察力和判斷力。我之前長期做財經報道,在關注公益之前也不了解這個行業,也聽到很多行業問題,但進入這個行業后,我發現我之前的理解是錯誤的。可能這是一個普遍現象,這個問題如果解決好,就能給社會傳遞準確的信息,這對于公眾的理解跟上公益慈善行業的發展非常有益。

  行動篇:我們在行動

  民企投身公益慈善,成為重要生力軍

  謝經榮:全國工商聯副主席、慈展會組委會副主任

  全國工商聯作為黨和政府聯系非公有制經濟人士的橋梁和紐帶,政府管理和服務非公有制經濟的助手,長期以來加強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廣泛開展救助災害、救孤濟困、扶老助殘等活動,全國工商聯發起了中國光彩事業促進會,引領民營企業秉承光彩理念開展慈善活動,在引導民營企業促進慈善活動中發揮積極作用。據不完全統計,截至去年年底,中國光彩會實施扶貧項目43000多個,實際到位資金近6千億元,培訓人員860萬人,安置就業人員1092萬人,帶動脫貧2022萬人,各類公益捐贈總額達到1794億元。

  在黨和國家大力支持和領導下,民營企業投身公益慈善的積極性越來越高,對公益慈善事業的貢獻逐步增大。2012年度中國慈善捐助報告顯示,2012年以來各類企業捐贈474億元,所有捐贈中企業捐贈占58%,其中民營企業捐助275億元,占企業捐助的57.98%。

  自2007年有全國性捐助統計以來,民營企業捐助數額一直占企業捐助總額的一半以上。同時,民營企業對公益慈善事業規范化、專業化、常態化的訴求逐漸增強。越來越多的民營企業開始設立基金會。截至2013年年底,注冊成立的3500多家基金會中,企業基金會接近 1000家,總資產超過200億元。其中,民營企業基金會占企業基金會總數的76%,資金總量占78%。這些民營企業基金會以其獨特的創新性、前瞻性,在項目運作和社會問題解決等方面展現出勃勃生機。

  時間證明,民營企業已經成為我國公益慈善事業的重要生力軍,為我國公益事業發展做出了突出貢獻。

  央企履行社會責任,積極參與慈善事業

  閻曉峰:國務院國資委秘書長

  國務院國資委高度重視中央企業社會責任工作。我們分別于2008年和2011年發布《關于中央企業履行社會責任的指導意見》和《中央企業“十二五”和諧發展戰略實施綱要》,從戰略層面對中央企業社會責任工作進行了部署,并且通過多種方式推動企業提升工作能力水平,建立履責長效機制。中央企業在履行社會責任過程中,積極參與到慈善公益事業當中。主要包括四個方面:

  一是在抗災救災等特殊時期發揮主力軍作用。在汶川地震、玉樹地震、雅安地震、南方雨雪冰凍等重大自然災害發生后,許多中央企業戰斗在搶險救災第一線,發揮技術、裝備優勢,解決實際問題,并且向災區捐助大量錢物。

  二是積極參與定點扶貧、援疆援藏援青工作。2013年,中央企業結對幫扶239個國家扶貧開發工作重點縣,在新疆、西藏、青海相繼建成和正在建設一大批經濟發展和民生改善亟需的重要項目。

  三是支持國家民生建設。2007—2014年,中央企業累計上繳國有資本收益4700多億元。截至2013年底全國國有企業劃歸社保基金國有股權2300多億元,占全部社保基金財政性收入的近4成。

  四是參與各類慈善公益事業。2008—2013年累計對外捐贈總額230多億元,主要用于災區、定點扶貧的救濟性捐贈,向科教文衛體事業的公益性捐贈等,為改善民生作出了重要貢獻。

  中央企業在參與公益事業過程中努力做到“三個堅持”:一是堅持問題導向。瞄準最迫切需要解決的社會問題,緊密結合社會民生需求和企業實際,在廣泛的社會問題和企業業務優勢之間找到契合點,既能促進社會問題的有效解決,又有助于提升企業競爭能力,華潤集團的希望小鎮、神華集團的專項醫療慈善項目就是典型的代表。二是堅持可持續。公益慈善項目不限于簡單的一次性捐贈資金或解決臨時性問題,而是著眼于改善當地生產生活條件,促進當地就業,有助于當地形成自身發展的有效機制。三是堅持規范運作。目前中央企業有11家非公募基金會,開展了大量規范的慈善公益活動,有制度、有程序、有管理、有反饋、有監督,取得了良好的社會效應。

  企業履行社會責任、積極參與公益慈善事業,不僅是企業的自覺行動,也需要社會各界的關心、支持和推動。我們將一如既往地推動中央企業進一步提升社會責任理念,更好地發揮自身優勢,積極投身公益慈善事業。

  繼續把公益慈善作為廣東社會建設的重要內容

  鄧海光:廣東省人民政府副省長、慈展會組委會副主任

  公益慈善是社會文明進步的重要標志,廣東省委省政府歷來高度重視慈善事業的發展。近年來在黨中央國務院的正確領導下,我省把公益慈善事業擺在社會建設的重要位置,著力推進體制機制創新,積極打造公平競爭、分工協作、發展有序的慈善發展生態環境。特別是在全國首創并成功舉辦了“廣東扶貧濟困日”活動。推動公益慈善事業向社會化、常態化、可持續化邁進,找出一條具有廣東特色的公益慈善發展的新路子。為扶持困難群體、增進民生福祉、促進社會和諧發揮了重要的作用。

  當前,廣東正處于全面深化改革開放,率先建成小康社會的關鍵時期。國家對進一步發展慈善事業、充分發揮在扶貧濟困中的重要作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慈展會是中國唯一的國家級綜合性慈善盛會,也是永久落戶廣東深圳的社會建設領域的重大盛會。我們將以辦好這次慈展會為新的契機,認真向各位專家學者和兄弟省區市學習,繼續把公益慈善事業作為廣東社會建設的重要內容,積極推廣公益慈善項目,大力弘揚慈善文化,積極探索體制機制和工作模式的創新,努力促進公益慈善事業的和諧發展。 

  讓“人人公益”、“人人慈善”成為特區人的自覺追求和生活方式

  王榮:廣東省委常委、深圳市委書記

  深圳是充滿活力的改革開放城市,也是一座充滿人文關懷的愛心城市。特區建立30多年來,慈善事業取得了長足的進步,贏得了關愛者、志愿者的支持。尤其近幾年我們將慈善事業放在社會建設的重要方面來抓,率先推進慈善組織改革,大力發展基層慈善組織,積極探索慈善信托、關民基金、社區基金等現代慈善運營模式,形成了政府推動、民間運作、社會參與、各方協作的公益慈善工作格局。

  公益慈善是人類文明的事業,需要全社會共同參與,攜手推進。中共十八屆三中全會吹響了全面深化改革的新號角,并就更好發揮公益慈善作用做出了重要部署。深圳將進一步創新體制機制,加快形成共同參與、多方合作、廉潔透明的現代公益慈善環境,更好匯聚慈善資源,弘揚慈善文化,提升慈善公信力,推動公益慈善參與的全民化、常態化與可持續化,讓“人人公益”、“人人慈善”成為特區人的自覺追求和生活方式。以改革創新精神構建公益慈善新格局,努力為全國公益慈善事業的發展做出更大的貢獻。

  建言篇/構建慈善新格局

  構建慈善新格局需在四方面下功夫

  李立國:民政部部長、慈展會組委會主任、中國慈善聯合會會長

  慈善事業在我國經濟社會發展中呈現出越來越大的作用,當前和今后一個時期,要在以下四個方面下功夫、用力氣:

  第一,要以服務和技術為支撐點拓展社會捐贈。近年來,我國社會捐贈總額穩步增長,2013年再次接近千億元,但捐贈總量、企業家跟我國經濟社會發展水平還不相匹配,捐贈結構跟日趨多元化的群眾需求還不相適應,需要進一步創新和落實各項服務措施,鼓勵支持有條件的企業和依法成立基金會或設立慈善專項基金,打造服務品牌,以專業化的形式開展大額捐贈。充分利用互聯網、微博和微信等技術手段,拓寬捐贈渠道,引導社會公眾以簡便易行、可持續的方式參與慈善事業。

  第二,要以城鄉社區為立足點開展慈善服務。要重點培育基層慈善服務組織,加強經常性社會捐助站點和慈善超市建設,構建便捷完善的慈善服務網絡。要發揮慈善組織在了解群眾需求、發現社區問題、整合社區資源、解決群眾困難等方面的作用和靈活機動、一案一策的優勢,引導慈善組織面向社區開展鄰里互助、生活幫扶、心理疏導、能力提升等方面的專業服務,使之成為社區建設的重要力量。

  第三,要以政策創制為著力點加大政府扶持。要把完善政策供給作為做好慈善工作的重心,并增強政策間的銜接配套。要推動落實和完善企業與個人公益性捐贈所得稅稅前扣除政策,研究完善慈善組織所得稅減免政策,進一步激發全社會參與慈善事業的積極性。要推進公益慈善類社會組織直接登記,建立培育孵化基地和公益創投平臺,協調加大財政資金購買服務力度,發揮彩票公益金購買服務的帶動效應。要加強慈善事業與社會救助、社會福利以及教育、就業、醫療、住房等其它基本民生保障工作之間的銜接,形成協同合作、各有側重的多層次慈善政策體系。

  第四,要以專業協作為切入點推進行業建設。我國慈善組織發展已初具規模,但還沒形成專業協作和良性競爭格局,需要進一步加強溝通合作,完善行業布局,優化慈善資源配置。要加快建立信息對接共享機制,通過信息化建設,將困難群眾的求助信息,慈善組織的項目信息和社會各界的愛心捐贈信息有效銜接,提高慈善救助的效率。鼓勵慈善組織依地域、依專業服務領域等成立聯合性組織,統籌社會資源和慈善項目,促進專業協作和行業自律。要有效探索一業多會,引入適度競爭機制,激發公益慈善組織活力。

  構建慈善新格局需善治

  謝志強:中央黨校教授、社會學教研室主任

  把需要幫助的人和可以提供幫助的人結合起來,無非是三善,有善心、善情,但如何調動積極性需要善智,善智很重要的方面就是建立有效高效的新格局,這需要建立三個平臺、形成三種力量、處理好三大關系。

  建立三大平臺,一是宏觀方面的體制平臺;二是中觀層面的社會組織平臺。三是微觀層面的企業平臺。三個平臺一個都不能少。靠誰來做?需要三種力量:一是政府的力量;二是市場的力量;三是社會的力量。李克強總理說,我們要建立臨時救助制度,做到政府救助、社會幫扶、家庭自救相結合。我覺得這對慈善事業將是很好地促進。搭建三個平臺,有了三種力量,還要處理好三個關系:一是政府主導與社會組織主體的關系;二是善心與善行的關系;三是德治與法治的關系。善行是德治問題,道德的力量、善的力量發揮得如何,需要規范、有序,才能讓更多的人參與進來。

  目前政府和社會的關系是,大政府、小社會,強政府、弱社會,社會組織沒有積極培育起來。比如,一萬人中的社會組織,法國110多個,日本90多個,美國50多個,發展中國家平均10個,中國作為發展中國家里面的發達國家,1萬人中只有4個,不到發展中國家平均水平的一半。所以當前要處理好三個重點:一是處理好政府與社會的關系;二是積極培育和發展社會組織;三是搞好社區建設。

  建設慈善新格局,媒體任重道遠

  吳浣苓:中國傳媒大學公益傳播研究所所長

  慈善新格局是社會創新的一部分,是去行政化、壟斷化的過程。打造新格局,媒體絕不能缺位。目前,在推動有中國特色慈善模式的發展上,媒體對慈善理念的形成和強化,引導公眾參與慈善活動等方面功不可沒。特別是進入新媒體時代以來,網絡降低了公眾參與慈善活動的門檻。據統計,有超過5億人次通過網絡捐款,僅騰訊就為1000多個項目籌集到2億多人民幣善款。更重要的是,網絡降低了公眾對慈善公益組織監督的技術門檻,使那些偽善者、行騙者無所遁形,使得慈善工作再也不敢掉以輕心。

  近幾年郭美美事件給公益組織上了很好的一課,也帶來一些啟示: 一,新媒體、自媒體的出現使媒體對公益慈善的影響力呈爆炸式增長。第二,媒體是慈善公益組織成長的監督者和推手,可以影響社會資源的重新配置,通過公益傳播,源源不斷地給公益事業提供新的發展動力。第三,更多的媒體聚焦慈善公益議題,延伸出了公益傳播這個細分領域,使受眾了解慈善公益相關信息的同時,傳遞出人道主義精神和守望相助的優良傳統。

  慈善新格局下,政府、社會、NGO、公眾對媒體在道德、倫理、專業職業水平方面提出更高的要求和期望,主要有以下五點:第一,媒體要有提高公眾對社會福利、公益慈善認知度的能力,要在公眾中普及相關的知識、法律法規,警惕化解民粹主義和絕對平均主義的傾向。第二,媒體要有比以往更敏銳的眼光、更好地判斷力,要保證新聞的真實性。第三,媒體要有敘事寫作能力和技巧。不能只靠悲慘狀況博得眼球,應傳遞正面向上的聲音。第四,要監督、批評、揭露慈善公益組織的問題,提高他們的透明度,讓他們更好發展,不能污名化,一棒子打死。第五,有開放性、可及性的特質。新聞媒體要在籌集資金、培育慈善人才方面多動腦筋,發揮更大作用。

  展望篇/中國慈善的未來

  未來五年中國慈善事業轉型的十個重要特征

  李羅力:深圳市馬洪經濟研究發展基金會理事長

  未來五年,中國慈善事業發展將進入轉型關鍵期。這一轉型的基本趨勢就是要從以往的計劃慈善逐漸轉向與市場經濟相適應的現代慈善,慈善事業將大規模地走向組織化、民間化和專業化。不僅如此,在未來五年,我們也將看到,公益慈善組織的轉變將進一步推動現代社會組織體制的建設,公益慈善事業的轉型也將進一步推動社會治理體制的轉型。未來五年內,中國慈善事業轉型有十個重要特征:

  1、中國慈善事業將逐漸從計劃體制轉為市場體制,慈善市場將起到配置慈善資源的基礎作用。

  黨的十八大三中全會報告提出發揮市場配置資源的基礎作用,這不僅僅是針對經濟體制的改革,對于與市場經濟相適應的慈善事業,市場機制也應該逐步起到重要的資源配置作用。這一慈善市場不同于經濟市場,它不以利益最大化為目標,而主要考慮慈善捐贈方、服務提供者以及受助對象三者之間如何形成慈善資源的有效對接機制和法治規則。在最近兩年中,我們看到計劃慈善的領域越來越小,自發慈善市場正在迅速發展。慈展會也讓我們看到這一趨勢,在這三年間,慈展會逐步由慈善項目展示更多地轉向慈善資源對接。

  2、民間化、組織化、專業化將成為未來五年慈善事業發展最重要的特征。

  在未來慈善市場建設過程中,市場主體將主要由民間公益慈善組織承擔。慈善回歸民間,一方面表現在原有的官辦慈善組織將逐步去行政化,進一步社會化。未來除了少數大型慈善組織外,大量的官辦慈善機構將回歸民間,實現社會化,政府更多是以政府購買服務或者公益創投的方式和這些組織建立市場條件下的契約關系,優勝劣汰。少數仍然由政府興辦的慈善機構,公務員將退出領導層,大力吸收社會賢達人士和專業人士進入領導層。深圳慈善會的改革逐步走向基金會,民政局長不再擔任慈善會領導,就體現了這一社會化方向。另一方面,民間化的過程也是慈善事業自我組織化的過程。慈善事業在市場機制下要提高效率、實現更多的效能以及贏得更高的公信力,就要逐漸從過去的好人好事,逐步轉化為組織化的公益慈善。未來五年,專業化的治理結構、工作流程、薪資待遇以及專業化的評估體系都將成為必然趨勢。

  3、基金會,尤其是非公募基金會將崛起。

  在過去三十年,公益慈善資源主要依賴政府和國際機構的支持。未來五年內,雖然政府通過購買服務仍然扮演著重要的資源供給作用,但民間基金會將迅速發展,逐漸成為最重要的資源供給方。如本屆慈展會與上屆相比,資金來源更為廣泛。其中,基金會、國企/央企和民企是慈善資金的主要渠道。基金會捐贈金額達10.64億元,占比39.24%,其中非公募基金會捐贈9.85億元,成為主要力量;國企/央企捐贈5.66億元,占比20.89%;民企捐贈5.62億元,占比20.72%。可以看出,基金會、國企/央企以及民企,對于中國公益慈善項目關注度更高,其中又以非公募基金會資助意愿更強。

  《中國基金會發展報告(2013)》數據顯示,2004年之后成立的基金會中,非公募基金會無論從數量還是資金量來看,發展速度與規模都超過公募基金會,其支出總額是公募基金會的1.75倍,收入總額是公募基金會的2.02倍。非公募基金會正在逐漸成為我國民間慈善資源的重要籌集平臺和推動民間公益慈善事業發展的核心力量。

  4、慈善行業展會越來越成為跨界合作、推動行業創新的重要平臺。

  第二屆慈展會在理念、模式、項目、資金、人才實現全要素對接,以下三個案例最具代表意義:一是廣州市民政局汲取和借鑒慈展會經驗,成功舉辦公益項目交流推介會,公益創投資助公益項目。二是成都市錦江區社會組織發展基金會積極參與第二屆慈展會,成功對接深圳優秀社會組織5家;與鄭州厚普科技有限公司成功實現工藝慈善信息化建設的合作意向,在第三屆慈展會實現交流、對接、合作;成功對接啟創社工服務中心,委托其執行“WE”創益第三期。三是鄭州厚普科技有限公司參加第二屆慈展會后,成功與包頭市慈善會、深圳市慈善會、廣州市慈善會、長沙市慈善會、北京春苗兒童救助基金會、北京天使媽媽基金會等機構合作,解決了信息發布實時性、捐贈常態化問題等。

  5、慈善事業重點關注領域將是:青少年兒童、社區發展和醫療衛生。

  本屆慈展會對接成果排名前三的是:青少年兒童類869項,占比33.92%;社區發展類445項,占比17.37%;醫療衛生類349項,占比13.62%。另外,中山大學中國公益慈善研究院、NGO2.0及南都公益基金會2014年聯合發布的《中國民間公益組織基礎數據庫數據分析報告》,也顯示青少年兒童為目前國內民間公益組織涉足比例最大的服務領域。由此可以看出,以青少年兒童為代表的三個領域是我國慈善資金的主要支持方向。這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公益資源供給與需求相匹配的格局逐漸形成,有利于產生更大的社會效益。

  6、靈活的小額社區資助將成為重要的慈善資金資助方式,基金會與社會服務機構之間的合作將成為主要資助模式。

  資助是國際上比較流行的慈善運作模式,目前在中國還不是主流,隨著慈善市場的逐步發展,未來五年資助將成為主要的慈善運作方式,尤其是小額社區資助模式更可能成為主流。

  以慈展會為例,本屆慈展會資助金額小于10萬元的對接成果最多,有1618項,占比63.15%,成為公益資助的重要模式。小額資助對資金提供方而言可以降低其運作風險,快速累積資助經驗,對資金接收方而言能迅速滿足其多樣化的需求,代表著一種富有活力的公益資助模式。

  7、京滬粵將成為中國慈善最活躍的地區,同時地區不平衡也將更加明顯。

  本屆慈展會對接資金來源地區囊括了全國34個地區以及海外9個地區。其中,來源于北京的資金有608項,廣東有376項,上海有172項;對接成果數位于前8位的資助方所處地域均位于東部地區。可見,經濟相對發達地區有更多豐富的公益資源支持公益項目,公益資助也更活躍。

  8、資金流向區域更廣泛,西部地區為公益資源主要流入地,慈展會成為富裕地區資本與貧困地區項目對接平臺。

  本屆慈展會對接資金與上屆相比,流向區域更為廣泛,不僅局限于某幾個地區,成功對接的公益項目實施地囊括了全國除澳門的33個地區。受資助金額排名前三的有寧夏、廣東、貴州。公益資源流入地主要集中于經濟較落后的西部地區省份

  9、公益慈善將進入移動互聯網時代,互聯網思維將深刻影響著慈善領域的思維方式。

  既往的公益慈善思維,要么集中在社區服務對象,要么集中在基金會等幾個重要捐款資助方上。但是,互聯網思維則強調基于用戶原則,強調用戶應該顧及到千萬普通用戶上,強調他們參與體驗的原則,這就突破了少數人的局限。未來五年,互聯網思維集中表現在互聯網募捐的興起,帶來可觀的捐款收入。未來,在慈善界大放光彩的不再是明星匯集的芭莎晚宴,抑或民政部的慈善大會,而是騰訊微信、阿里巴巴的淘寶、新浪微博。它們的力量不在于自身做了公益,而是成千上萬的普通公民用它們做了公益,這就是互聯網公益。

  第三屆慈展會創建了全國第一個公益慈善資源對接系統——網上慈展會,已于9月1日上線,是全國目前唯一的公益慈善資源對接平臺。本屆慈展會通過資源對接平臺共匯集2560個資助方資助了402個公益項目。此外,借由公益微電影,慈展會的影響力和輻射力進一步得到加強,慈善資源對接的功能也到了進一步的完善。這必將成為公益慈善事業發展的一個新趨勢。

  10、公益慈善事業在未來五年內將引發一系列社會治理制度的改革。

  在未來五年內,企業家將大批進入公益慈善領域,而以商業方式實現社會目的的社會企業將成為想進行公益創業的青年人的首選。大量的民辦非企業單位將直接轉化為社會企業,彌補中國在養老服務等各方面社會服務的巨大供需缺口。“影響力投資”成為中國投資領域和公益領域的重要概念。在今年慈展會上,社會價值投資基金(The Impact Fund)聯盟的成立,標志著公益慈善新時尚的到來。

  不僅經濟理念影響著慈善,慈善領域的創新也影響著政府的管理模式。政府購買服務的推出是政府管理思維的一個重要轉變,它使得政府從原來自上而下的指令性管理逐步轉變為平等的合約式管理。從而在更深的層面上,重建政府與社會組織的關系。未來五年,政府購買服務將全面推開,政社將進一步分離,讓渡出更大的社會空間,從而形成政府、市場與社會三足鼎立的現代國家整體格局。

相關新聞
友情鏈接:  國務院 住建部 自然資源部 發改委 衛健委 交通運輸部 科技部 環保部 工信部 農業農村部
國家開發銀行 中國銀行 中國工商銀行 中國建設銀行 招商銀行 興業銀行 新華社 中新社 搜狐焦點網 新浪樂居 搜房
中國風景園林網 清華大學 北京大學 人民大學 中國社會科學院 北京工業大學 北京理工大學 北京科技大學 北京林業大學 北京交通大學
城市化網版權所有:北京地球窗文化傳播有限公司 service@ciudsrc.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