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14-10-27 18:44:12
來源:中國青年網 作者:鄭勝金
上世紀90年代得益于各地文化廣場建設,廣場舞便隨之興起。當時西安新城廣場的廣場舞,引得路人駐足觀看,外國朋友攝影留念,不失為西安的一道風景??蓵r至今日廣場舞越舞越火熱,卻由于擾民、侵占廣場等各種原因廣受詬病,在筆者看來,我們應該尊重一代人的需求和表達,對廣場舞多點寬容。
首先是健身的需要。據研究:舞蹈對肌肉的刺激是全面性、綜合性的,它的動作兼顧到頭、頸、胸、腿、髖等部位。并具備有氧運動的效果,使練習者在提高主肺功能的同時,達到減肥的目的。細觀廣場舞者,大媽、大爺居多,他們務工種地,勞累一生,往往落下了一身病。有舞者說:“咱中國人,不是老了才鍛煉身體嗎?年輕的時候哪有時間和精力?”
其次是社交的需要。美國心理學家亞伯拉罕、馬斯洛1943年在《人類激勵理念》中提出了一種關于人的需求結構的理論,該理論將人的需求劃分為生理需求、安全需求、社交需求、尊重需求和自我實現需求。大媽、大爺們退休了,回到了家屬院,離開了火熱的職場,廣場舞伴共同的興趣愛好,使他們相遇相交相知。
再次是弘揚先進文化的需要。據觀察:廣場舞曲目,既有紅歌,又有動聽的民樂或現代音樂,還伴有愛國主義的戲劇表演等。讓大媽、大爺們在音樂中翩翩起舞,老有所樂,先進文化滋潤著他們,并在社會傳播正能量。
“春雨如膏,農夫喜其潤澤,行人惡泥濘”。近年來對廣場舞的詬病達到了頂峰,曾因“占領”紐約時代廣場而遭驅逐,因噪音擾民而被轟高音炮,為此,筆者首先希望公眾對廣場舞多一些寬容。當然,作為廣場舞組織者也應努力做到“己所不欲、勿施于人”。注意把音樂聲音調小一些,保持自己能聽見,不影響他人工作、學習和休息的標準。我們的政府部門也應因勢利導,在場地建設安排、藝術指導等方面給予幫助指導。如此,舞者盡興,路人、居民不煩,社會將會多些和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