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14-10-24 19:32:42
來源:中國江西網-江西日報 作者:范嘉欣
實現好、維護好、發展好農民的利益,不僅是做好禁燒秸稈工作的基礎,更是做好農村工作的重要前提
秋高氣爽的時節,正是農民焚燒秸稈的高峰期。可是,筆者近日在省城周邊幾個鄉鎮走訪,卻沒見到田間黑煙四起的景象。在向塘鎮辜坊村,只見農民們正忙著將一部分晚稻秸稈用收割機切碎,然后散放在田里任其自然分解,待來年開春再翻耕入土,增加農田的肥力。剩下來的秸稈被各家各戶收集起來,用作草袋編制、冬種作物保暖、牲畜食用、沼氣發電,等等。秸稈能變廢為寶,自然不用一燒了之,這對改善農民生活和提升空氣質量來說都是件大好事。
嚴重污染環境,危害人體健康,破壞土壤結構,容易引發火災……對于秸稈焚燒之害,各地都在想方設法予以解決,并紛紛出臺了“禁燒令”。但是,許多地方的禁燒效果并不理想。農民不買賬,根子就在于一些地方和部門沒有站在農民的角度去想問題,甚至有損農民的利益,當然得不到農民的認可。而有些地方能夠確保90%以上的農田實現“秸稈還田”,其實也沒有什么高深的訣竅,無非就是出臺的相關政策、措施符合農村的生產生活實際。農民嘗到了甜頭,積極性當然就調動起來了。
禁燒秸稈,光有決心不行,關鍵要站在農民的角度想問題,多想點滿足農民利益需求的好辦法。農村人多地廣,禁燒秸稈除有技術性難度外,更與農村能源結構調整、養殖方式改變、秸稈利用缺位等方面的因素有著密切關聯。防止秸稈焚燒成環保污染源,不能簡單地一“禁”了之,而是要變堵為疏,給農民送信息、送技術、找資金、找出路。要是不為農民著想,只是一味地禁燒,那農民還得多花時間和金錢來處理秸稈,這在無形中增加了農民的負擔,根本行不通。
農民最講實際。站在農民的角度想問題,善用“農民視角”辦“農事”,就得幫著農民算好經濟賬,這就要求我們多在細節上下功夫。例如,“秸稈還田”并不是新鮮事,好處大家都知道,但農作物耕種要搶農時,長期堆積田間未能及時腐爛的秸稈,勢必影響播種與出苗率,且極易滋生病蟲危害。正因為這樣,焚燒秸稈才成為農民無奈卻有效的選擇。在南昌縣,相關部門為化解這一矛盾,專門針對早稻想辦法。他們把秸稈用機器切割成細小段,平均灑落在田里,機耕時撒入腐桿劑,碎秸稈則被埋入土壤里作為有機肥,整個分解過程被加快,也不耽誤農時。細節做到位了,農民的實際利益就得到了維護,大家當然會積極配合禁燒秸稈的行動。
善用“農民視角”辦“農事”,實現好、維護好、發展好農民的利益,不僅是做好禁燒秸稈工作的基礎,更是做好農村工作的重要前提。要關心農民,真心實意地替農民著想,真正從農民的需求出發,讓農民得到實惠,才能真正獲得農民的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