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三環塌了補了又塌了”——這句話,都成鄭州市民口頭禪了,不知道的話,你就“落伍”了。前天,就在本報報道《西三環塌塌不休責任認定未出爐》見報當天,西三環中原路口很不給面子,又塌了!這已是半年來西三環第14次塌方。(9月22日 大河網)
今年,河南鄭州的西三環真是出了名了。半年之久路面坍塌14回,網友戲稱“這是要破吉尼斯的節奏啊。”然而,玩笑之意是對當地道路安全現狀滿滿的嘲諷與無奈。試想,再一再二,沒有再三再四,如今都再到14次了,相關部門對道路的補修已經遠遠越過廣大的市民容忍的底線,終止“坍塌”已經刻不容緩。
如今屢“塌”不止的西三環道路已經是千瘡百孔,即便經過了一次次的努力搶修但坍塌從未停止,這樣的事實怎能不叫人質疑?頭痛醫頭、腳痛醫腳,這樣的無限循環豈是過家家做游戲?勞財傷民、阻礙交通、安全隱患,明知道都是一個個定時炸彈,為何相關部門不能一次性的拆除干凈呢?負責該路段道路工程的中原環保股份有限公司雖負主要責任,但政府相關部門的監察缺失與執行不力更是難辭其咎。
早在路段第11次坍塌時,政府領導就已經高度重視,但最終在落實認定上卻又是變了形、走了樣,這樣敷衍了事、形式主義的政府追查,怎能阻止“瘋狂”的坍塌呢?作為為民服務的地方政府,民生民計大于天。市民也許可以容忍一次次的坍塌,哪怕是15塌、16塌。但是身為父母官的政府怎能不受到良心的譴責和職責的追問呢?“坍塌”的道路用啥補?不是一次次應付差事的喝令搶修、更不是信誓旦旦的鄭重承諾,人民需要的是真真切切、硬硬實實的三環馬路。走在上面能夠安安心心而不是整天提心吊膽生怕“掉坑”的恐懼。
城市的建設如同君子的修養,唯有內外兼修才能彰顯氣質才華。城市建設更要里子、面子標本兼治,地上高樓聳立、地下漏洞百出,這樣的空殼遲早是站不住腳的。希望當地政府能夠深刻意識到問題的實質,哪怕利用幾個月大修一下三環的地下管道,讓“里子”真正硬實起來,也讓民眾的心真正的放下來,只有這樣才能讓三環的“坍塌”鬧劇到此為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