僅靠機動車排污的執法環節,來治理進京柴油車污染,并非治本之策,進京柴油車污染暴露出的最根本的問題,是北京之外的省市與北京治污不同步。
每天夜間,數萬輛外地重型柴油車從四面八方涌入北京。據了解,每夜外地柴油車在京排放的污染物,遠超全市所有京牌機動車連夜行駛的排污,是名副其實的“移動煙囪”。但治理這些“移動煙囪”,目前卻面臨攔不住、勸不返、罰不到的尷尬(9月5日新華社)。
在北京的空氣污染來源中,外來機動車污染占了不小一塊,而柴油車更是其中的污染大戶,但從媒體報道來看,雖然相關部門一直在查處,效果卻難令人滿意。
這其中,暴露出執法中的漏洞和缺陷,例如環保部門設置了攔截污染的三道防線——進京口攔、高速路堵、城環路截,但這樣的防線很容易被突破,一輛車被查出排放不合格,但由于是抽檢,這輛車換個入口進京并非難事。對此問題,亟須通過加強部門間協作來解決——環保部門查出排放不合格車輛后,應當將車輛牌號同步反饋至交管部門,如此才能避免超標車輛渾水摸魚。
此外,由于對機動車排放的處罰信息不能異地共享,按法律,對超標車輛又無法現場罰,北京這邊對超標車輛開出罰單,車主離開北京就可輕松“逃罰單”。很顯然,對排污超標車輛的查處,缺乏一套像交管部門一樣的執法數據共享平臺,不過相關部門已認識到此問題,據報道,近日,北京、天津、山東等六省市正在討論打造機動車排放聯合監管系統。
治理進京柴油車污染,在相關執法環節和措施上,有進一步完善的必要。不過也要看到,僅僅靠機動車排污的執法環節,來治理進京柴油車污染,并非治本之策,進京柴油車污染暴露出的最根本的問題,是北京之外的省市與北京治污不同步,這樣的情況下,北京必然難以獨善其身。
機動車治污涵蓋了從車輛、油品生產銷售到車輛上牌、檢測執法等一整套環節,缺一不可。但目前的情況是,北京對于新車投放市場前要實施嚴格的環保檢測,不符合規格的不予投放,但外地鮮有這么嚴格的檢測標準;北京從去年起已實行國五排放標準,而其他地區仍停留在國三或國四階段……造成的結果就是,北京花大代價治污,卻一直只能窮于應付。
在機動車污染治理上,相對于其他地方,北京執行著最為嚴格的環保標準。出現這樣的差異,不是北京的標準太高,而是因為其他地方的標準低了。環保標準說到底是民眾生命健康的保障,每一個人,無論其所在的地域,他對污染損害的承受力是同樣的,標準嚴一些,這才是對民眾的負責。
空氣治污,今后北京要繼續加大與周邊省市的協作,共同解決包括新車和油品排放標準不同步、環保標志發放工作不統一、機動車排放道路監管執法力度不一致等問題。與此同時,國家相關部門也要積極推動全國機動車治污的一體化,如此才能讓“移動煙囪”無處遁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