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鎮化是經濟社會發展到一定階段的必然結果,也是一個水到渠成的過程。城市強大的集聚功能和便利的交通網絡,相較于農村來說有著先天的優勢。但在實踐中我們發現,也不是所有的農民都對進城抱有期待他們或不愿意離開自己家鄉的青山綠水,或沒有看到城鎮化之后會獲得的福利,其“入城”的熱情并不高。
對此,業內專家表示,城鎮化的過程,應是一個緩慢的過程,農村的思維方式和生活方式的轉變并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完成的,之前就出現過一些地方政府為了獲取土地出讓金,強制將這些農民戶籍轉為城市戶籍的情況,就是忽視了城鎮化過程的復雜性,犯了急功近利的大忌。
在7月底出臺的的《國務院關于進一步推進戶籍制度改革的意見》中,中央明確提出要堅持依法、自愿、有償的原則,擴大基本公共服務覆蓋面,保障農業轉移人口及其他常住人口就業、醫療、受教育等權利,并決定取消農業戶口和非農業戶口的區分,從制度層面保障了農民入城后的合法權益。而工作的重點應是保障老百姓的生存問題,農民進城后如果沒有固定的工作,還要跑到離家很遠的地方去打工,這種城鎮化對農民而言就沒有任何意義。
如何讓農民“自愿”入城,切實享受到城鎮化帶來的紅利呢?歸根結底是要提高城鎮的吸引力,在9月7日舉辦的“齊魯峰會2014”論壇上,國家發改委城市和小城鎮改革發展中心主任李鐵提出,地方政府應該把長期發展的目標回歸到可持續的低碳發展上,在新的社區建設中,實行跨界經營,社區和互聯網金融進一步結合,來帶動社會發展。
低碳可持續發展的目標,就要求城鎮化不能犧牲農業和糧食、生態和環境為代價。目前,一些中小城鎮,由于資金限制,城鎮交通、地下管道、供電供水,以及廢水、廢氣、廢渣“三廢”的治理設施明顯不足。因此要必須實行高科技和城鎮化結合的優勢,注重環境保護,不能讓農民離開綠色的田野,進入一個充滿廢氣的城鎮。
業內專家認為,要建立生態文明的新型城鎮、低碳城市,首先城市體系的建立規劃,合理的空間格局和數量結構對低碳宜居至關重要。另外,還要有綠色的交通系統,具有創意的特色建筑,以及健康理性的生活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