寧夏石嘴山市東跨黃河,西依賀蘭山,因煤而建、因煤而興。然而,隨著歷史行進,地處石嘴山采煤核心區的惠農區因礦山地質環境問題及危害,城市經濟社會發展嚴重受制。2004年以來,國土資源部和寧夏回族自治區持續在惠農區實施了礦山環境治理工程。
如今,塌陷坑、矸石山、地裂縫不見了蹤影,取而代之的是森林、廣場、湖泊。
沉陷區生態得到恢復,將建成國家礦山公園
在惠農區采煤沉陷區礦山環境治理工程指揮部,記者看到一張2003年10月拍攝的彩色衛星遙感影像圖。緊鄰惠農城區西北側,1至7號塌陷坑一字排開,圖像呈黑灰色,塌陷坑再往西是范圍更大的塌陷影響區,43平方公里的治理區域內見不到一點綠色。
“沉陷區平均沉陷深度8到10米,最大深度24.39米,地表裂縫140多條,土地、植被受到嚴重破壞,地質災害頻發。”寧夏國土資源廳地質環境處處長張天鵬說,地面塌陷曾導致109國道下沉而被迫改道。
“地裂縫最寬的一兩米,很嚇人。冬天燒煙煤,大風一刮,沙子、煤灰全部起來了,真是不見天日。”曾居住在塌陷坑棚戶區的李紅說。
據介紹,治理項目實施了居民搬遷、塌陷治理、矸石清運、植樹綠化、道路修建等工程。如今,驅車行駛在沉陷區內,道路兩旁綠樹成蔭,景觀廣場隨處可見,蘆葦搖曳的湖泊星羅棋布。保留的采礦遺跡不時給人驚喜:3號塌陷坑內,幾間紅磚、木頭建起的土坯房修成了礦工住房文化遺跡;在7號塌陷坑,經過填埋和圍欄保護,斷續延長約2公里的地裂縫建成了地質景觀……
石嘴山市國土資源局局長王金建說,大量的采礦遺跡經過保護利用,打造成為集礦業文化、地質景觀為一體的科普基地,7個沉陷坑將建設成國家礦山公園。
老礦工搬出沉陷坑,“污染源”建成城市“后花園”
老礦工王學升,13歲時隨父親從安徽來到石嘴山,2008年退休,已在5號塌陷坑的自建土坯房里住了38年。“地面沉陷,房子蓋好不久墻就開始裂縫,最大的口子裂到半磚寬,住得提心吊膽。”老王回憶。
配合治理工程,石嘴山市對沉陷區內居住的5萬多居民進行了搬遷安置。“安置小區的房子按成本價出售,沉陷區居民還能享受政府補助。”惠農區副區長張明俊說。
2008年底,拿著2.3萬元補助,王學升自掏1.6萬元,和老伴搬進了騰飛小區77平方米的安置樓房。“政府在我們搬出的塌陷坑修建了公園,我每天早晚來散步兩趟。環境美,空氣好,現在才有了幸福感。”
一張2012年6月航拍的影像圖全面、直觀地反映了治理成效:1、2號塌陷坑整修成了集湖面、園林為一體的濕地生態公園;3、4、5號塌陷坑建成了喬灌混栽的生態林地;6、7號塌陷坑建成了集森林、廣場、地質景觀為一體的礦山公園主體;城市的“污染源”變成了市民的“后花園”。
吸引社會力量參與治理,生態和經濟效益都不少
“第一步是治理,消除原有地質災害隱患,恢復自然生態;第二步是廢棄土地再利用。”王金建說,治理中打造了特色鮮明的3個治理區:礦山公園區、果林農牧區和工業倉儲區。
今年3月,投資1000萬元、總蓄水量50萬方的3號蓄水池建成投入使用,可灌溉果林農牧區的15平方公里土地。緊鄰3號蓄水池的戈壁荒灘上,新建了近千畝的瓜棗套種果樹基地,在砂石土質的瓜地里,十幾位工人正在選摘、裝運西瓜。“這西瓜瓤沙、水多、甜著哩!”來自內蒙古烏海市的瓜商韓建文說,販一車瓜可賺千元。
“種下的棗樹要3年后才開始結果子,沒想到年初試種的600畝西瓜喜獲豐收,賣個六七十萬不成問題。”很會精打細算的承包人任宏業笑著說,政府提出“誰投資、誰受益”的原則吸納社會資金參與,生態和經濟效益都不少。
目前,果林農牧區已引進12家公司,投資8000多萬元建成經果林基地上萬畝,并且吸引社會資金參與治理,有效解決了治理后的長期管護。
“治理工程的實施,促進了石嘴山從資源枯竭型城市向‘山水園林新型工業城市’的轉型。”石嘴山市市長王永耀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