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生在一個貧窮的農民家庭,故而對著“貧窮”二字有著更為深刻的體會。那時候,放學回家摸知了,扛著篩子下河篩沙,都是極為平常的事情,只為能賺來一兩塊錢積攢學費。即便是走上工作崗位后,勉強解決了溫飽問題,也經常會在不經意間回想起往日的點點滴滴。前幾天偶然間看到湖南衛視一檔名為《爸爸在哪兒》的暑假特別公益活動,就一下子又勾起了童年的刻骨記憶。
故事里的小主人公蔣康婷爸爸媽媽在廣東東莞打工,兩年時間里她和外婆一起生活,竟然“一次都沒有看見過自己的爸爸媽媽”,想想都令人心酸。都說窮人的孩子早當家,蔣康婷就過早起體驗到了生活的艱辛。為了貼補家用,她甚至不惜下水摸螺螄。再回想自己的童年,還不及鐵锨高就跟弟弟抬著沉重的篩子下河篩沙,農家孩子的這份心酸估計那些“高富帥”永遠都不會懂。
雖然生活貧窮,但濃濃的親情卻令人倍感溫馨。還記得在考上大學時,鄉親們聞知后,雖然都不富裕,卻毅然送來了月餅、核桃、大棗等在他們眼里已經很珍貴的東西。如今對于蔣康婷而言,其更是對親情有著更為深刻的理解:艷陽天下忙活了半個多小時,蔣康婷拿到分煙葉賺來的5塊錢“巨款”后,毫不猶豫地花兩塊錢給弟弟妹妹各買了一袋零食,而她自己卻什么都沒有買。
麻利的洗碗,老練的切南瓜,炒菜,因為擅長料理家務,照顧弟妹,兩個表弟表妹甚至私底下還稱呼蔣康婷為“小媽媽”,樁樁件件都足以顯示出來這個11歲的小姑娘已經過早地承擔起了生活的重擔。這就是親情,讓人即便在炎炎夏日也能打心底里享受到其帶來的舒爽。最令人感動的是,小康婷雖然生活上寒酸,個子在班上最矮小,但成績卻穩居班級前三,足以讓一些孩子汗顏。
稍后聽說要去看望爸爸媽媽,蔣康婷“怕爸爸媽媽中暑,所以給爸爸媽媽買一些降火的飲料。給他們帶過去,讓他們喝。”見到爸爸時,他正在忙著收紙箱,小康婷馬上放下書包幫起了忙,隨后又幫著父親踩比她還高的三輪車;為了讓辛苦了一天的媽媽能夠提早下班,小康婷甚至幫著媽媽洗起碗來……看到這里,相信不僅是筆者,只要不是富二代,相信都有眼淚在眼眶里打轉。
令人欣慰的是,看著女兒開心地玩耍,蔣爸蔣媽也暗下決心,等生活條件得到改善就一定要把女兒接到身邊,不再讓女兒一個人過,小康婷以后不會再“望穿秋水一樣思念爸爸媽媽了”。其實,對于每一個孩子而言,只要心里裝有父母和親人的愛,他們就會有積極向上的原動力。而在“留守兒童”教育問題已經成為當前社會熱門話題之際,爸爸媽媽們也應該明白,即使身在外地務工也要把教育孩子的那份責任承擔起來,與學校、社會形成合力,把教育孩子工作做好。
更進一步來說,解決留守兒童問題也需要全社會發力。除打破城鄉戶籍限制外,政府更應逐步拆除就業、醫療、教育等制度的壁壘。而要想從根本上解決問題,恐怕就還需要我們在增加農民收入上下功夫。這個道理很好理解,就是現在若只讓農民種地,恐怕根本改變不了農民收入少的問題,只有想方設法讓農民在農村收入有保障,他們的子女才不會飽受離散之苦。這就需要我們在發展經濟的同時努力解決“三農”問題,真真正正讓更多的農民享受到發展帶來的紅利。
雪花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