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范在推進城鎮化過程中出現“貧民窟病”,重心不能只放在嚴防農民工進入大城市的環節上,而要通盤考慮如何增強各地小城鎮發展的吸引力和消化力,讓小城鎮成為大城市的“導流渠”
全國政協人口資源環境委員會副主任仇保興日前表示,讓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鎮協調發展是城鎮化的一大底線:沒有小城鎮作為“攔水壩”,人口的洪流就會大量地涌入大城市;沒有小城鎮提供的就地城鎮化,農民進入城市就容易引發“貧民窟病”。
“農民進入城市容易引發‘貧民窟病'”,這個從新聞報道拎出來的觀點貌似比較尖銳,其實不過是城市規劃領域的一個客觀常識。這一論點的完整意義在于:如果沒有大量小城鎮對于農民進城大軍的“分流”作用,出現大批農民過于集中地涌入少數大城市的態勢,終將導致大城市不堪重負。
所謂大城市“貧民窟病”,是拉美國家發展歷程中的沉痛教訓,也是“中等收入陷阱”的典型癥狀之一。城鎮化是我國經濟可持續發展的重要推動力,對“貧民窟病”等世界城市發展歷程中的經驗教訓進行深刻反思,不失為未雨綢繆的前瞻性思維。而這個公允的專業論點,之所以讓有些人覺得有些刺耳,一是有人可能沒有完全讀懂完整的含義,二是感覺上強調進城農民給城市造成負擔的意味較重,而進城農民對于城市發展的貢獻和城市發展對于農村的義務沒有鮮明的體現。
在推進城鎮化的過程中,當然要避免重走“貧民窟病”的彎路,可是,防范這一風險的重心,不能只放在嚴防農民工進入大城市的環節上,而要通盤考慮如何增強各地小城鎮發展的吸引力和消化力。筆者認為,與其讓小城鎮成為大城市的“攔水壩”,不如說,要讓小城鎮成為大城市的“導流渠”。
進城農民既是大城市發展的重要生力軍,也是大城市發展的重要服務對象。選擇進入大城市還是小城鎮,應該是包括農民在內的每個公民的自由。大城市不該輕易對農民擺出“攔”的生硬姿態,否則離開各行各業農民工的合理配置,必然也有損于城市發展活力的激發。近年來,很多地方在放開中小城鎮居民落戶限制方面做出了許多新探索。
大中小城市之間要形成合理的人口數量布局,不宜用“堵”要用“疏”。要讓各地小城鎮能夠提供更多就業機會、更好公共服務,自然會讓涌入大城市的農民工得到顯著“分流”。從這個角度來說,各級、各地主政者必須適度遏制對于大城市的習慣性“寵愛”,要著力強化對于小城鎮的用心培育,從政策創新到資金扶持都要向小城鎮傾斜。
城鎮化關鍵還是經濟發展,必須以產業發展為核心打造小城鎮的經濟實力,以企業數量和規模的增加來擴容就業機會,以財力增加來提升公共設施和公共福利的標準。有班上、有錢拿、有房住、有保障的小城鎮,會吸引絕大多數不愿承受大城市壓力的農民前往,自然會為大城市發展減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