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對外經濟貿易大學與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共同主辦的《青年藍皮書:中國青年發展報告(2014)No.2——流動時代下的安居》(下簡稱“藍皮書”)28日在京發布。藍皮書指出,住房對城市青年的婚姻影響很大,大部分城市青年代表均明確表示在住房問題沒有解決之前不考慮結婚或者生育問題,而九成受訪城市女青年認為住房和幸福生活相關。
藍皮書調查顯示,住房已經成為影響部分城市青年生命周期演進的重要因素,主要體現在住房對其結婚、生育等重大決策的安排上。住房通過轉變青年的社會經濟地位進而間接影響婚育決策的現象在現實生活中較為普遍。在課題組召開的座談會中,大部分城市青年代表均明確表示,在住房問題沒有解決之前不考慮結婚或者生育問題。
在中國,絕大多數青年受傳統觀念影響,認為住房和結婚以及幸福生活密切相關,住房是穩定生活必備的基本條件。認為住房和幸福相關的城市女青年高達94.85%,并且這一狀況在不同婚戀狀況的城市青年女性群體中沒有明顯差異。可以看出,對于不同婚戀狀況的城市青年女性來說,住房對于幸福生活而言有著十分重要的意義。
此外,在總體中約有1/3的城市青年女性認為住房是幸福生活所必需的。也就是說,對于這約1/3的城市青年女性來說,沒有住房就沒有幸福生活。這種嚴苛的態度實際也體現出了住房作為一個重要的影響因素在婚戀市場中所施加的無形壓力。統計分析也進一步表明,隨著學歷的增高,女性受訪者中持“有一套房子是幸福生活所必需”態度的比例在整體上也呈現出不斷上升的趨勢。這在一定程度上表明,高學歷女性可能會對住房有著更高的關注和期待。
課題組調查顯示,男性隨著學歷的增高,對住房的重視程度在不斷增加,“愛一個女子就要為她提供最基本的生活保障”相對較為流行。在他們看來,一方面,住房能夠為適婚年齡的青年提供一定私人空間;另一方面,穩定的住房也能夠給結婚、生育帶來心理上的安全感。受此觀念影響,很多城市青年在無房時期不愿或是很難結婚、生育。這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出,住房在城市青年的社會化進程中起著重要作用。
課題組認為,如果城市青年的住房問題一直得不到解決,無疑會給整個城市乃至整個社會的發展帶來一定的影響。城市青年的“過渡性住房策略”應該得到尊重和重視,因為一旦這種妥協性的住房權益都不能在城市中得到尊重和保障,城市青年等于在“住房場域”中失去了生存空間,被剝奪感驟升,這顯然不利于和諧城市的建設,更不利于城市活力的保持。
課題組同時指出,要解決城市青年住房問題,不能將城市青年作為社會政策消極的承受著,而把解決青年住房問題的責任寄托給政府、社會等外部力量,而是應該考慮真正讓這才外部權力和力量能融入“住房場域”,促使“住房場域”的結構優化,以及引導社會“住房慣習”的調整。
藍皮書所用數據源自“北京市青年住房狀況調查”,由青年問題專家、對外經濟貿易大學廉思教授課題組于2013年開展。調查對象為:生于1980年以后、年齡在16周歲以上、受教育程度在大學專科以上的在京工作青年群體,具體包括青年公務員、事業單位青年職工、國企和集體企業青年職工、外企青年職員以及私民營企業青年職工五類子群體,采用分層不等概率抽樣法進行抽樣。調研累計召開座談會8場,發放問卷5000份,回收有效問卷4321份,有效回收率86.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