除去山地和島嶼部分,日本首都東京的宜居部分其實非常有限,那里的人口密度更是高達每平方公里14589人。但是,如今人們在東京工作或旅游觀光,卻感覺不到嚴重擁堵等“大城市病”。很多人可能不知道,上世紀五六十年代,東京曾因上班擁堵常態化等問題,被稱為“上班地獄”。
從首都到首都圈,東京分散首都功能、為首都減負,經歷了一個發展和認識過程。總體來看,其解決辦法可用“燒餅上均勻撒芝麻”來加以概括。
和世界其他大城市相似,東京當年嚴重擁堵,一大原因是首都功能過度集中于城市中心區。那么,首都功能如何分散?東京的做法,不是只向某一個或某幾個城區傾斜,而是相當均勻地分散;不是只建一兩個“副行政中心”,而是陸續興建了七個。
1956年4月,日本出臺《首都圈整備法》,通過轉移政府機構和吸引企業入駐等做法,開始興建東京都鄰縣的“副都心”。首先建成的,是埼玉、新宿和澀谷。1982年,又興建了三個副都心;1995年,東京的副都心總數達到7個。它們都距離東京30公里左右,大型復合設施、公園、醫院、大型商場、大型公司總部、酒店、公寓樓等一應俱全。
從上世紀50年代末到80年代,日本還在東京等城市圈郊外大力建設以住宅為核心、具有多重功能的復合型新城,并通過建設筑波科學城,向地方轉移了大批國立研究機構。如今,筑波這座人口不足21萬、面積284平方公里的小城,是日本研究機構和人才最密集的地區。
與此同時,日本十分重視借分散首都功能之機改善公益環境。例如,工廠和研究機構設施外遷后空出的地皮,多數不是賣給房地產開發商蓋樓,而是辟為供市民休憩的公園,這些公園同時也用作地震發生時的緊急避難所。在寸土寸金的東京,綠地、公園和兒童游戲場隨處可見,首都功能分散帶來的是更為宜居的環境。
不僅如此,東京首都圈建設不靠地方支援,但不與地方發展脫節。實際上,首都圈要建設成功,與日本縮小城鄉差距、實現均衡發展的全國性努力密不可分。倘若東京被貧困帶所包圍,那么,無論怎樣攤大餅,由于周邊環境并不宜居,也難以實現人口的分散。
當然,便捷的交通體系也功不可沒。從各個副都心到東京市中心,交通極為便利,既有輕軌電車,也有高速公路。例如,從記者東京駐地乘坐電車,20多分鐘即可到達橫濱21世紀未來港。如果沒有發達的交通體系,東京功能的分散顯然也無法實現?!?/p>
如今,日本首都圈由東京都以及與其鄰接的埼玉縣、千葉縣和神奈川縣這“一都三縣”組成,人口近4000萬,是世界人口最多的都市圈,經濟規模在世界都市圈中首屈一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