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以中小城市作為發展重點,在公路、鐵路等基礎設施普遍改善、公共服務普遍提升的情況下,北京、天津向外擴散的資源,就可能推動一批中小城市獲得產業、人口、資源的集聚,解決營養不良的問題。
這段時間,媒體熱炒京津冀一體化,熱炒保定副中心話題。這里不討論保定能不能做副中心,也不討論什么副中心。只講一個問題:在一體化中,不能只顧講行政區,而不講行政區所轄的具體縣、區、市。京津冀一體化,從城市空間上來說,應以首都圈作為主體形態,以中小城市為重點,應讓中小城市在一體化中顯山露水。
講一體化,為什么要特別重視中小城市發展?
第一個原因,只講行政區,不講具體的中小城市,就對城市的特殊性分析不足,找不到一體化的戰略重點。拿保定來說,行政區2.2萬平方公里,轄有20多個縣、區、市。其中離北京較近的縣,地理、產業等打上了“環首都”的烙印。遠距離的一些縣、市,可能要更多考慮受石家莊、衡水、滄州的影響帶動。那么在討論保定問題時,是講它的行政區、市區還是轄區的各類中小城市?我認為應逐步將重點轉移到后者。
第二個原因,應該多講中小城市,也是河北省城鎮化的特點決定的。按河北省兩年前制定的城鎮化規劃,要重點發展石家莊、唐山這兩個300萬人口城市,邯鄲、保定這兩個200萬人口以上城市,重點發展50萬人口以上城市10個,30萬人口以上城市50個,此外還有50多重點鎮,要力爭使它們達到3萬人規模。河北的城鎮基礎偏小偏弱,重點將中小城市培育成為大中城市,是一體化背景下河北的一個機遇,也是一個挑戰。
第三個原因,以中小城市為重點,更符合城市演進變化的規律。前段時間,河北一個熱點城市宣布規劃上千平方公里的土地,要建幾十個園區,一口想吃個胖子。這是不是很現實?反之,如果以中小城市作為發展重點,在公路、鐵路等基礎設施普遍改善、公共服務普遍提升的情況下,北京、天津向外擴散的資源,就可能推動一批中小城市獲得產業、人口、資源的集聚,解決營養不良的問題。
在京津冀一體化的大背景下看,北京、天津不僅只是北京人的北京、天津人的天津,它們要成為這個區域一體化的帶頭大哥。以北京、天津為核心建設世界城市地區,同樣需要河北省大中小城市的參與,成果要惠及河北區域范圍內各類城市。河北省要著力發展幾個大城市,但不可忽視的是,要把“城市體系”這座金字塔的中底部做扎實。
未來幾年,著力培育與發展幾十座、上百座生機勃勃的中小城市,讓中小城市在一體化中露頭,應該是京津冀一體化的重要任務。那么,戰略重點在哪里呢?
第一,要讓中小城市從規劃上就獲得支持。建議在首都經濟圈規劃出臺之后,研究制定河北省中小城市發展的規劃。這份規劃,重點不在于講張家口,而在于講它轄下的崇禮、赤城、蔚縣等等;不在于講大保定,而在于講它轄下的淶水、徐水、高碑店等等。要避免以地級行政區的發展規劃來取代轄區中小城市規劃。
第二,中小城市要實現三個轉型。就是在京津冀一體化背景下進行空間定位轉型、產業轉型、人口市民化轉型。行政上,是河北的一個縣級市,但在經濟意義上,是京津冀區域,是正在建設中的世界城市的一個中型或小型節點;產業上要有大區域、大產業、大布局的概念,在這個區域里做一個細分市場;要抓住人口從農村向城鎮集中、京津等地人口從城區向外圍疏散的機遇。值得提出的是,這三個轉型,不是孤立的,要互相推動,實現復合轉型。
第三,中小城市一定要做特色中心。全球中心、國際中心、區域中心、地區中心,不管哪一類,都可以稱為中心,關鍵是要做有自身特色的、獨一無二的中心,讓人從首都機場下飛機后直奔你而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