伴隨著城鎮化進程,留守兒童的問題長期存在。6000萬留守兒童和他們背后的家庭,不容我們忽視。四川廣安市12歲的女孩小琳為了見媽媽,竟然燒毀鄰居家的房屋,只因她覺得“事情搞大了,媽媽就回來了”。
作為留守兒童生存狀態的一個縮影,“放火求愛”是精神貧乏導致的極端事件。兒童時期正是精神世界發育和建設的關鍵時期,在這個早期社會化階段,父母外出打工不僅是一種物理距離,也是一種心理距離。一年中的大多數時光,留守兒童與父母都被隔離在兩個不同的生活世界,彼此不能進行直接的社會互動,只能以間接的方式進行聯系和溝通。
留守兒童在面臨學習壓力、人際交往和青春期變化等問題時,往往缺少傾訴和尋求幫助的對象。多少年來,留守兒童想念父母,渴望家的溫暖,但相聚的時光卻總是那么短暫,對家的勾勒都來自想象和回憶。“爸爸媽媽”在許多時候成為一個遙遠而空洞的符號;只有在春節父母返鄉的時候,才能變得真實而具體。為了見到媽媽,小女孩不惜“放火求愛”,這樣的行為偏差,錯得讓人痛心。
親情是孩子最好的情感支持系統,是“心靈一生的牛奶”。然而,農民工在實現家庭經濟功能的同時,不得不將撫養教化孩子的家庭功能“轉嫁”給上一輩或者同輩的親友。由于“重教輕養”和“施教不當”,留守兒童通常面臨著學習狀況令人擔憂、心理健康問題突出、道德教育大打折扣、個性發展深受束縛、人際關系冷漠疏遠等問題。
留守兒童精神貧乏,說到底也是一種權利貧困。在許多人的眼中,與物質生活和知識學習相比,孩子們的精神世界發育和建設似乎沒有那么不可或缺,通常成為“被遺忘的角落”。農民工父母在與子女的“親情連線”之中,關注的焦點往往只是“學習成績如何”和“身體怎么樣”,留守兒童的情感需求通常成為“沉沒的聲音”,找不到表達的出口。
只不過,再遙遠的距離也可以傳遞親情,再忙碌的父母也不能放棄責任與擔當。健全留守兒童的社會支持,滿足他們在情感交流、道德引領、學習輔導、生活照顧、安全保護等方面的特殊需求,既需要農民工轉換觀念,也需要慈善機構、志愿者組織等社會力量發揮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