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南寧3月20日電 (記者龐革平)3月19日,記者從在崇左市召開的廣西全區小塊并大塊耕地整治工作座談會上了解到,2014年,廣西本級財政將安排1億元專項資金“以獎代補”,大力支持農民自發開展“小塊并大塊”耕地整治,激活農村土地改革新動力。自治區黨委副書記危朝安在座談會上說,“小塊并大塊”耕地整治模式,是農村土地制度改革的有力探索,富有廣西特色,具有重要推廣價值。
崇左市山多地少,農民的責任田塊小埂多。自1996年龍州縣上龍鄉黃忠偉等5戶農民創新實施“小塊并大塊,分錢不分田”耕地整治的“龍州模式”后,崇左各地開始探索多種耕地整治新模式。目前,崇左全市主要形成了包括“小塊并大塊”在內的四種耕地整治模式。據統計,僅2013年,崇左市完成“小塊并大塊”耕地整治30萬畝,其中向企業流轉14.14萬畝。
“小塊并大塊”后,通過實施規模化、集約化、機械化生產,農業獲得規模效益,生產力大大提高,對勞動力需求減少,農民得以擺脫土地束縛,轉而從事二、三產業,實現轉移就業,增加收入。崇左市龍州縣上龍村弄農屯耕地“小塊并大塊”后,2008年連片種植黑皮果蔗,畝產由原來的6噸提高到了8—12噸,收入也由每畝6000元提高到8000—12000元,弄農屯的農民人均純收入從2008年的4181元增長到2013年的8100元,比全縣平均水平高1952元。
近年來,廣西通過“以獎代補”的方式,鼓勵農民自發開展“小塊并大塊”耕地整治。2012年,廣西國土資源廳、財政廳、農業廳三部門在全國率先出臺《關于鼓勵農民自發開展耕地整治工作的指導意見》,首次從自治區層面鼓勵和規范農民自發開展“小塊并大塊”耕地整治。2013年,自治區財政安排了農民自發開展“小塊并大塊”耕地整治“以獎代補”專項資金2億元。根據市縣申報情況,并經自治區國土資源廳、財政廳審查,2013年共下達此項資金2833萬元,補助地區包括崇左市江州區、龍州縣、扶綏縣,獎補資金的獎補對象包括對自籌資金或以投工投勞、以物折資等方式自發將耕地進行“小塊并大塊”以及“小塊并大塊”耕地整治的農村集體經濟組織或農民。為加大財政投入力度,近日,廣西財政廳擬訂了《關于鼓勵農業經營主體開展耕地整治獎補暫行辦法》,重點在適當擴大耕地整治獎補范圍、提高獎補標準、簡化審批環節等方面實現新的突破,待征求相關部門意見并按程序報審后,盡快下發各地執行。
兩年來,廣西農村土地承包經營權流轉呈加快推進趨勢,平均以每年19.12%的速度快速發展。截止到今年2月,廣西全區農村土地流轉面積累計596萬畝,占農戶承包地總面積的17.86%;50畝以上的連片流轉面積225萬畝,占全部流轉面積的37.8%。全區涌現出多種有效的土地流轉模式,如:土地互換、小塊變大塊的“龍州模式”;利用冬閑田、季節性流轉的“百色模式”;農戶土地合作、引入社會資本的“朝南模式”;統一規劃、反包給農戶的“金穗模式”;土地托管、標準化管理的“浦北模式”;以小并大、帶地入股的“貴港模式”;連片租賃的“平果模式”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