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光炯炯,眉間川字——無論什么時候見到全國政協委員、著名作家梁曉聲,他都帶著“思想者”的表情。“很多進城打工者已不能回家,更不愿回家,年輕人恨不得一刀剪斷這根連著鄉村的文化臍帶。”談及這些,川字眉蹙得更緊。
梁曉聲今年考慮的提案和面對城鎮化進程的農村有關。“這要分為兩種情況,地級以上城市周邊的農村,是地方政府特別關注的,也是房地產商特別關注的,要避免發展成為一種不成熟的‘亞城市’狀態;而另一種偏遠的、落后的農村,則需要政府加大投入,別讓走出農村的年輕人因為巨大的城鄉裂隙而‘再也不能回頭’。”
他更愿意從個體命運而非社會大勢的角度觀察城鎮化。“其實可以探索恢復鄉村塾學教育,給留守兒童開蒙。不見得要有一所正規的學校,但要有一位資深的、愿意承擔塾學教育的老師。他們不但可以教留守兒童讀書,還要教他們做人,并在一定程度上關注孩子的安全問題。”另一方面,這也可以有助于解決農村義務教育“撤點并校”的兩難。
連任3屆全國政協委員、經歷十余年履職生涯,除了留守兒童,梁曉聲提案中的“主人公”還曾包括農民、農民工、城鎮退休工人。除了城鎮化,他建言中的“關鍵詞”還有“免除農業稅”“農村義務教育免費”等等。20世紀80年代以來,他曾以“知青文學”蜚聲海內外,但自20世紀90年代后期至今,卻更多地轉向了非虛構寫作。無論是《中國社會各階層分析》還是《中國生存啟示錄》,都是從真實的社會小切口觀察、思考轉型社會的生態。這種作家視野向社會學學者視野的轉變,正與他政協委員的身份相伴隨。
“少年讀書時,我所尊敬的那些作家,比如雨果、托爾斯泰、巴爾扎克、屠格涅夫,在他們各自的時代都是既寫小說,又寫社會評論。這給我帶來的啟示就是,作家應該手握兩支筆,一方面寫文學作品,一方面對社會發言。”梁曉聲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