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前,這邊空氣很臭;自從工廠搬走以后,空氣慢慢變好了。”家住福州市區工業路上、已經年過花甲的退休職工王大爺如是感慨。
工業路曾是福州市重要工業集中區之一。在王大爺的印象中,最早時這里沒有工業路,都是農田,那時候的空氣很好;后來,這里先后建起了味精廠、香料廠、油墨廠、軋鋼廠等幾十家工廠,工業煙囪林立。
“剛來福州時,工業路是泥巴路,周圍的工廠都是高高的煙囪,因為燒煤,味道很不好。”來自四川的萬先生已經在福州居住二十幾年了,他家所在的菏澤小區原本是一家大型軋鋼廠,軋鋼廠搬走后建成了現在的住宅區。
對于當初工業路的居住環境,家住工業路原發電廠附近的何大伯更是用兩個具體的例子來說明,“衛生剛打掃完,就是一層灰塵;掛在陽臺的衣服,晾干后總是要拍打幾下。”
而今,雖然工業路還叫工業路,但是昔日的成片工業廠區已變成了居民區,一幢幢住宅樓沿路鱗次櫛比。
走在工業路上,記者看到沿路都是新建的住宅樓、商業店鋪、購物廣場,車水馬龍、人來人往;還有很多工地,腳手架林立,正在興建商業大樓和住宅小區。
工業路的變遷只是福州市城區發展的一個縮影。近幾年來,已有500多家工業企業陸陸續續遷出福州市區,取而代之的是一座座寫字樓、大型購物廣場和規劃有序的居民區。
隨著告別工業煙囪,福州城生態環境得到了極大改善,空氣質量越來越好。國家環保部發布的資料顯示,今年1月份全國重點區域和74個城市空氣質量狀況監測數據中,按照城市環境空氣質量綜合指數評價,空氣質量相對較好的前10位城市就有福州,排名第五,空氣質量保持穩定。
“現在,福州空氣好、水好,很多外地人來這邊住了都不想走了。”家住福州市鼓樓區中亭街的黃先生對工廠退出城區深表贊同。
福州官方表示,將按照統籌規劃、分類指導、分批實施、積極推進的原則,采取“搬遷一批、關閉一批、提升一批”的方式,積極穩妥推進中心城區工業企業搬遷改造,以優化城市功能布局,拓展企業發展空間,提高土地利用效率,改善城市生態環境,增強城市綜合競爭力。
《福州市中心城區工業搬遷改造實施方案》最近已出臺。按照規劃,福州中心城區只保留技術含量高、經濟效益好、用地集約節約、符合節能環保要求的高科技企業和總部經濟、科技研發、工業設計、信息服務、文化創意等生產性服務業,其余生產企業將搬遷到城區以外的工業園區。
截至2014年1月底,福州市四城區的工業園區內有規模以上工業企業324家,占地面積6125畝;工業園區外有規模以上工業企業233家,占地面積3426畝。根據“方案”,園區外的工業企業以搬遷為主,實施退城入園;園區內的工業企業以改造提升為主,實施轉型發展。
福州計劃到2016年底基本完成中心城區工業企業搬遷改造,達到工業企業退城入園、改造提升、轉型發展的預期目標。為此,福州正加快推進工業載體建設,積極承接中心城區工業轉移;根據工業園區功能定位和發展方向,對企業實施轉型升級,對低效工業用地實施“騰籠換鳥”。
與此同時,福州市政府透露,福州今年將新建150公里綠道,啟動10條特色景觀帶建設。在今后的五年時間里,福州將繼續打造若干條10公里以上的特色景觀帶(廊道),創建一批宜居建設示范縣(市)。
可以預期,福州將越來越清新,越來越宜居;生活在福州,越來越有“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