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提示:這兩天,一條消息引發人們普遍關注:福建福州地鐵屏山站在建設過程中發現了2200年前閩越古城(冶城)遺址,考古工作還未充分展開,卻接到通知,按上級安排,屏山地鐵站考古將在11月30日截止,屆時考古發掘不管進行到哪里,都將全部中止,還沒有發掘的部分遺址,將不再發掘。這種分明強勢的、不顧惜文物保護的態度令人震驚,也令關心熱愛文物和歷史的廣大網友氣憤不已。常態下,在沒有不可抗拒的理由前,地鐵務必要在某時某刻開通的要求,更多是一種政績觀念作祟,在群眾路線教育活動狠剎“四風”開展之際,且不論整改如何,或許,就眼下幾千年文明擺在面前卻依舊冷漠無視,就可以說明很多。地鐵,早晚都會開通,但幾千年文明真跡一旦被毀,就再也不會有了。
【聚焦事件】
去年12月,媒體報道福州地鐵屏山站工地挖出西漢宮殿遺址,按照地鐵公司安排,2013年春節后考古隊員就要進場施工。事實上,今年8月初,考古隊員才開始進場。記者了解到,在考古隊員進場之前,地鐵工地需要進行防護墻施工,才能確保地下考古發掘的安全。自考古挖掘日起,數月內共收獲了從西漢至清代的上千件文物。除了發掘出西漢、兩晉、唐宋大量的建筑遺跡外,還有各個朝代遺留的瓷器用品。
據福州市考古隊介紹,目前漢代遺址發掘還在繼續,這是近年來福州正式大面積發掘西漢時期遺址,也是福州建城歷史最早的見證。
然而,記者5日獲悉,按上級安排,屏山地鐵站考古將在11月30日截止,屆時考古發掘不管進行到哪里,都將全部停止,還沒有發掘的部分遺址,將不再發掘。
消息一出,輿論嘩然。廣大網友與相關專家、學者認為相關部門不顧文物價值,只看眼前利益,令人氣憤。呼吁延長考古時間,優先保護文物古跡。
目前,100多名工人正在10多個探方內同時施工,盡最大的努力搶救出更多文物。
【各方態度】
考古工作者
留給我們的時間實在太少了。前不久施工方將所有地塊都移交給了我們,但是很快又通知我們退場,如此一來,大量文物或將難逃被毀的厄運。地鐵施工方渴望全面開工,留給考古隊的時間不斷壓縮。大家只能盡量加快進度。
專家
這里是福州文明史的起點,史書上雖早有記載,但能在考古中發掘到2200年之前的實物,就如同直接與古人交流,時間再充裕些就更好了。
此次發掘,原本可以較為全面地了解西漢時期福州城的諸多細節,但現在時間倉促,很多信息沒有辦法捕捉了。
屏山的西漢冶城遺址很重要,保護遺址可以與地鐵建設結合在一起。福州二中老師、收藏家張祖仁提出,可以將地鐵站的外觀建成仿漢代建筑,在車站內部增設古遺址展覽,內部裝飾的元素也可從西漢建筑中提煉。地鐵站在不失去本身功能的同時,也可作為一個小型地下遺址博物館,供游人參觀。
福州市政府
為解決好地鐵建設和文物保護之間的矛盾,福州市地鐵公司和市文物考古隊本著“既有利于文物保護,又有利于經濟建設”的方針,經過深入研究,參照國內外其他城市在建設地鐵過程中,采取了“統籌兼顧,交叉施工”的原則,地鐵建設隊伍在完成破除現狀路面和圍護結構后,立即主動退出場地,將場地交付考古隊,二者相互支持、密切配合,基本實現了加快地鐵建設和搞好文物保護的協調統一。
目前,福州市文物考古部門仍在增派人手,開展地鐵屏山站的考古發掘工作。根據目前的進度,預計在2013年11月底至12月初可基本完成地鐵屏山站考古搶救性發掘工作。
國家文物局督察司
11月9日,國家文物局督察司組織著名考古專家徐光冀、信立祥到福州現場考察了屏山地鐵站考古工地,隨后和福建省、福州市有關方面進行了座談,確定了在地鐵建設中文物保護優先的原則,并要求當地照此原則擬定新的考古方案。
? 地鐵公司
福州市地鐵公司已墊支了329.2416萬元,為屏山站(第一期)考古勘探和屏山站考古發掘提供資金保證,其中墊支屏山站(第一期)考古勘探經費29.2416萬元,屏山站考古發掘經費300萬元。
此外,福州市地鐵公司積極協調施工單位為考古隊提供現場水、電、機械設備、夜間照明等,并幫助考古隊外運土方、提供30名考古人員的伙食和辦公休息用房等。
廣大網友
“春風過驢耳”:福州地鐵立項之初,他還在福州市考古隊工作,當時向地鐵方提交的考古調查報告中,明確要求對地鐵屏山站東街口站南門兜站進行考古發掘,最后,還是考古部門一退再退。
“星光灑落”:地鐵屏山站應該延緩工期,遺址保護和文物挖掘、保護問題應該妥善考慮,給予充分的時間和空間。
“萬分想要單反”:福州不能再蠶食自己的歷史文化和底蘊了!
“底格里斯虎”:我已經在國家文物局網站局長信箱留言,按說明需要15個工作日答復。
福建博物院考古研究所研究館員高健斌
直接在微博上向福州市政府喊話:“要求考古工作必須在11月30日結束的命令,有什么依據?”
城市建設vs文物保護 何去何從?
福州目前所面臨的這一事件,其實是當下很多地方的一個縮影和寫照。近些年來,地方為了實現經濟、社會的快速發展,在很大程度上忽視了文化建設。尤其面對當地文物古跡的發掘、保護時,往往呈現出粗魯、漠然的態度。城市建設與文物保護,這對永遠“糾纏不清”的話題,到底孰重孰輕,又該如何面對,何去何從?
城市建設與文物保護 有沒有兩全之策?
2015年,福州地鐵1號線將全線開通,當遺址保護遭遇地鐵建設,我們只能取舍,但我們舍棄的,也許將永遠失去。城市建設與文物保護之間的沖突,幾乎每個城市都要面對。屏山地鐵站考古,留給福州的不僅僅是上千件文物,也留下了一道難題——今后,假如再遇到類似困境,我們能不能找到一個兩全之策,能不能做得更好,多一份從容,少一些遺憾?
建座博物館讓歷史與現實交織
雖然遺跡還沒有發掘完畢,但是越來越多的人已經開始關注遺跡如何處置這一問題,將地鐵站設計成博物館這一想法漸得人心。在專家看來,將地鐵站建成博物館同樣具有一舉兩得的效果。目前考古隊已經切割了不少古建筑、古道等遺址,安置它們本身就需要要做大量工作,而未來地鐵站建設時也需要設計施工,將地鐵站建成博物館,不僅不需要多花錢,還能解決古跡安置問題。專家們認為,將古城遺跡和文物融入地鐵站建設當中來,技術上并不存在困難。關鍵是,有關部門需要下定決心,促成此事。設想一下,當我們進出地鐵的時候,腳下踩著的是數百年乃至千年以前的古道,身邊看到的是古樸滄桑的陶器和古建筑墻壁,這將是一種什么樣的感受?
借鑒保護甕城遺址做法對閩越古城遺址進行保護
福州市政府回應稱,文物考古采用的方案應結合各地實際,因地制宜地去制定。屏山站遇到的情況屬于“路面下考古挖掘”,相關部門和文物保護專家經過深入研究,決定借鑒北京市在通州運河核心區開發和軌道交通建設中發現通州城墻及甕城遺址后的做法,對此次屏山站發掘涉及的區域全部掏空,進行遺址切割、三維數字掃描、動靜態影像紀錄等,并考慮在今后將考古成果進行保護展示。
目前,福州市文物考古部門仍在增派人手,加班加點抓緊屏山站的考古發掘工作,相信考古發掘工作能夠如期完成。根據目前的進度,預計在2013年11月底至12月初可基本完成地鐵屏山站考古搶救性發掘工作,從而實現對地下古遺址的有效保護。
借鑒西安經驗
福州大學城市規劃系講師彭琳在接受電視訪談時說,如果在規劃階段,地鐵建設單位能充分考慮考古部門的意見,在選線時避開可能埋有遺址的區域,就不會出現現在的兩難境地。她認為,西安的經驗值得借鑒,他們在地鐵工程規劃階段就做好了文物保護規劃,在施工階段考古人員跟著當“監工”,一旦發現文物,地鐵施工立即停止。
城市建設應該給文物保護讓位
福建博物院考古研究所研究館員高健斌在接受媒體采訪時表示,這次考古發掘的建筑遺址,等級非常高,是福州建城歷史最早的見證。他說,公開喊話的目的只有一個,就是希望政府能夠給予更多的時間和經費,對屏山一帶的遺址進行全面發掘。“按照最初的計劃,政府給的考古發掘時間是4個月,但從目前的發現來看,內容很豐富,已經不是單一一個時期的,遠遠超出預期,4個月時間完全不夠。如果11月30日一定要中止考古,那遺址會受到毀滅性打擊。”高健斌說,文物是不可再生資源,弄丟了就沒了,再也找不回。“不能因為滿足當下的需求,而把千年文明丟棄,所以,城市建設應該給文物保護讓位”。
編后語:
福州市要通地鐵,本來也是一件好事,但相信,沒有哪個市民會覺得這地鐵晚通一天就真的不行。如果非得去趕某個既定的日子,容不得半點更改,估計也就是政績的思路還在左右決策者。其實,不光是開通才能帶來政績,如今地下發現如此珍惜的千年古城遺跡,如果好好進行保護,就此復興福州文化歷史,難道不是一項更偉大的成績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