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克強總理近日在國務院常務會議上指出:“霧霾現在成了網上出現頻率最高的詞,已成為民生改善的當務之急。這個問題,政府決不能回避。”他同時強調,政府要加強科學論證,一旦作出承諾就一定要兌現,“政府不能放空炮”。
今年元宵節以來,我國北方大部分地區再次遭遇嚴重霧霾天氣,北京等地空氣PM2.5濃度更是頻頻“爆表”。反復來襲的霧霾污染,早已不再是大自然敲響的警鐘,更像是一次次如期而至的懲罰。2013年,中國遭遇史上最嚴重霧霾天氣——霧霾波及25個省份,100多個大中型城市,全國平均霧霾天數達29.9天,創52年來之最。今年年初,國家減災辦、民政部更是首次將危害健康的霧霾天氣納入自然災情進行通報。時至今日,霧霾已經成為人民群眾的“心肺之患”,同時也是我國環境治理的頭號難題。
霧霾鎖中國,怎么辦?我們不能回避。因為霧霾污染與我們對美麗中國的期盼背道而馳,與國家生態文明建設的目標背道而馳。我們別無選擇,既不能寄望“憑自己的精神防護,不讓霧霾進到心里”的精神勝利法,也不能消極等待下一輪冷空氣的到來,唯一的方法就是打一場治理霧霾、清潔空氣的攻堅戰。這場攻堅戰從去年已經打響,國務院發布了史上考核最嚴厲的空氣治理行動計劃——《大氣污染防治行動計劃》,環保部和全國31個省區市簽訂了《大氣污染防治目標責任書》,并已有25個省區市為落實“大氣十條”制定了本地區的實施方案……從中央到地方打出的一系列重拳,彰顯出政府對遏制大氣污染,切實解決人民群眾生存環境問題的決心。
重拳治霧霾,廣東在行動。在全面貫徹落實國家行動計劃的基礎上,廣東并不拘泥于此,而是及早謀劃、主動治理。早在2010年,廣東就開始實施《珠三角清潔空氣行動計劃》,去年開始進入第二階段,明確提出在2020年達到國家空氣質量標準的目標;今年年初,又先后頒布實施《廣東省大氣污染防治行動方案》和《珠三角區域大氣重污染應急預案》。與此同時,廣東特別重視探索治理環境污染的長效機制,著力構建政府、市場、企業以及公眾共同參與的新的治理機制。一方面,出臺《廣東省環保責任考核辦法》,定期發布珠三角城市空氣質量狀況月報及排名情況,并首度公布了全省21個地市環保責任考核結果,這樣的勇敢“亮劍”有助于地方政府把環保理念落實到具體行動中;另一方面,順利完成全省首批碳排放配額有償競拍和在線交易,正式啟動省排污權有償使用和交易試點,充分發揮市場在資源配置中的決定性作用,倒逼企業提高節能減排的積極性。
大氣污染是長期積累形成的,治理霧霾不單是一場攻堅戰,同時也是一場持久戰。要知道美國洛杉磯,從1947年第一次發現嚴重霧霾開始,到1999年霧霾出現天數為零,用了將近50年時間才完成污染治理。面對此起彼伏的霧霾污染,我們必須在應急基礎上探尋治本之策,通過全社會的努力徹底根治霧霾。當前,要以霧霾頻發的特大城市和區域為重點,以PM2.5和PM10治理為突破口,抓住能源結構、尾氣排放和揚塵等關鍵環節,不斷推出遠近結合、有利于標本兼治、帶動全局的配套政策措施,在大氣污染防治上下大力、出真招、見實效,努力實現重點區域空氣質量逐步好轉。
美麗中國容不得“心肺之患”,生態文明不能淪為“再創灰黃”。這是一場必須打贏的環保戰爭,不但要求政府在這場戰爭中“不能放空炮”,同時要求公眾在這場戰爭中“不能邊埋怨邊破壞”。只有這樣,美麗中國才可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