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年來,我國房地產行業飛速發展,房價一路上漲,除催生許多富豪外,也讓一些官員身陷其中。最近幾年很多落馬高官的案例中,都與房子關系十分密切,尤其是十八大以來,落馬的省部級官員,幾乎有半數都跟房地產密不可分。(1月7日《中國經濟周刊》)
同期《中國經濟周刊》還另有題為“中國房價10年瘋漲:走不出越調越漲怪圈”的文章。兩篇文章,互為背景,讀來耐人尋味。買房在以前被百姓稱為夢想,而因為這些年畸高狂漲的房價,現在夢想已變為妄想,變為噩夢了。國家出臺了一系列宏觀調控政策,然而結果卻是一次次被化解于無形,房價變本加厲的上揚。《中國經濟周刊》的消息,再次證明了一個事實:在房地產市場虛火的后面,除了以地生財、“靠房吃房”的畸形政績觀,還有一只腐敗之手。
落馬高官涉“房”太深,僅是一個側面。而在地方,房地產利益鏈更是成了當前經濟腐敗案件中居高不下的一個毒瘤。房地產業衍生出的“行業性腐敗”在不少地方屢見不鮮。有的城市,從市委書記到房管局長、建設局長、紛紛落馬,都指向了當地房地產行業這個“行業性腐敗”。房地產業是資金密集型行業,然而反腐風暴屢屢從房地產領域刮起,則說明房地產行業又成了“權力”密集型行業,或精準地說,成了權錢交易密集型行業。
從已經揭露的案件看,權錢交易貫穿于房地產開發的全過程,征地拆遷、土地出讓、繳納土地出讓金、調整用地性質、規劃審批、項目選址、調整容積率、產權登記等等環節都充斥著官商勾結。一言以蔽之,就是房地產的產業鏈有多長,權錢交易的食物鏈就有多長。房地產行業成為“權力”密集型行業,再次證明,對于一些官員而言,利用權力在房地產領域“淘金”,乃是一石雙鳥:既為虛假政績觀開源,又為個人腐敗引流。房產商行賄官員的巨額資金,最終卻打入成本,進入房價。“房腐”是房價之殤,而老百姓則要為腐敗和暴利雙重埋單。
房價畸高畸漲的民情、國憂,抵不過少數官員與開發商合謀的私利,即使國家調控頻出重手,也會遭遇架空。權力介入市場,必然扭曲市場,甚至毀掉市場。顯然,僅有經濟手段調控,已不足以扭轉房市亂象。在官商勾結的利益集團合謀下,房市調控的效力很容易被消解。房市虛火之所以愈燒愈烈,一個重要因素是因為有官場腐敗的干柴。顯然,以反腐肅貪的方式,整治房地產市場亂局,是釜底抽薪之舉。坊間有議論:斬斷房地產利益鏈,不但能極大地遏制腐敗,并最終消除房地產業的黑色成本,一定程度上降低房價——民間有真知灼見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