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12號線和16號線正式開通,上海地鐵全網運營線路總長增至567公里,躍居世界首位。方便快捷、運力強大而且價格低廉的地鐵系統,已經成為上海這座特大型城市中最重要的公共交通。2013年的最后一天,上海地鐵客流量達到889.8萬人次,再創歷史新高。龐大的地鐵系統早已成為上海城市基礎設施的重要組成部分,也與廣大市民的工作生活密不可分。可是,你是否知道,在交通工具之外,地鐵承載的功能還有很多?
毫無疑問,地鐵建設的初始動機是交通,尤其是使市民從家中到工作場所之間的通勤更加暢通快捷。但是,地鐵的屬性絕非僅限于此。隨著線路越修越多,眾多單一線路聯結成網,最終與地面設施一道,共同構成了循環不息的有機系統,成為城市中人流、信息流的骨干。這時候地鐵不再是簡單的交通工具,而是變成重要的公共空間。對很多人來說,每天的生活從地鐵開始,人們在這里相遇,也在這里擦身而過,其間留下了不少故事,也銘刻了城市生活的痕跡。地鐵所附著的諸多功能中,“城市文化的重要載體”尤其值得重視。
這一點,在16號線開通首日就有著生動體現。令人意想不到的是,“擠爆”車廂的不是往返城郊之間的上班族,而是白發蒼蒼的老人。這些老年乘客不是為了通勤,而是為了游覽。坐上16號線,不但可以欣賞城市高樓、農莊田野、江南水鄉等沿途風光,還可以到達野生動物園、滴水湖等旅游目的地。甚至有些郊區的老人,純粹就是為了體驗坐地鐵的感受。在這里,地鐵超越了交通工具的單一屬性,成為人們休閑旅游、娛樂文化生活的物質載體。老年人的熱情一度令地鐵運營方有些措手不及,這或許也在啟示我們,在地鐵的規劃建設和日常管理中,應該超越交通工具的單一思維,把更加豐富多元的功能納入視野,主動挖掘、充分發揮。
穿梭于江南水鄉與現代都市之間,16號線可謂得天獨厚。但細細梳理,上海許多地鐵線路也是天賦獨秉、各有千秋。有人戲稱,1號線是地鐵系統中的“嫡親長子”,它聯結起蘇州河南北兩大文化區域,途經的人民廣場、火車站、一大會址都是城市命脈之所在。1號線正紅的標色,似乎也代表著其無人能撼的“正統地位”。2號線貫通浦東浦西,連接起虹橋、浦東兩大機場,陸家嘴、張江高科等城市新地標,就如同其正綠標色一樣,代表著國際化大都市的發展新希望。3號線是第一條高架線,安坐車廂便可飽覽都市繁華……一條條線路梳理下去,我們可以發現,每條線路都整合了一批政治、經濟和旅游文化資源,都為城市文化建設提供了極具潛力的物質載體。
除了整合地面資源之外,地鐵系統自身也是重要的城市文化載體。四通八達的網絡、遍布城區的站點和龐大的客流量,使地鐵成為城市運行的骨干系統,深深影響著城市文化建設。地鐵自身的管理和運行、對乘客的規范和約束、公共秩序的建立和維護,都給市民提供了難得的培訓機會。從最初的依法、依規行事,到慢慢養成習慣,市民遵守公共規章制度的自覺性逐步得到提升,公共道德水準也隨之提高。地鐵空間里的各種壁畫、電子屏、報刊和音樂等,構成一條“文化藝術長廊”,對市民文化素質產生潛移默化的熏陶。跟其他交通方式、其他城市系統相比,地鐵在這些方面具有獨特優勢。
他山之石,可以攻玉。把地鐵作為重要載體建設城市文化,世界上許多城市已經先行一步。在150年前就擁有世界第一條地鐵的倫敦,城市的歷史和文化被細致地刻畫在每條線路上,可以說,一套倫敦地鐵系統,完整地見證了從工業化到現代文明的全過程。倫敦地鐵本身就是重要的旅游資源,游客甚至可以“地鐵一日游”。在巴黎,光是地鐵站名的學問典故,就可以寫成一本引人入勝的書籍,這些學問典故又進一步與巴黎甚至法國的歷史文化關聯。莫斯科的地鐵車站以宏偉壯觀著稱,一座座地鐵車站,簡直就是一座座民族文化和建筑的博物館。這些城市擁有地鐵的歷史都超過百年,其深厚積淀加上自覺建設,最終孕育了成熟發達的地鐵文化,成為整體城市文化中生機勃勃、別具特色的重要組成部分。
與這些城市相比,上海地鐵只有20年左右的歷史,堪稱“風華正茂”。雖然在總里程上,我們已經躍居世界第一,但在文化承載方面,與先行城市尚有較大差距。有人把地鐵比作 “城市的流動名片”,它的身上常常濃縮著一座城市的歷史、文化乃至精神。地鐵是一個海納百川的公共空間,如果在這里,除了便捷高效的通行之外,人們可以感受到開明睿智、大氣謙和的“海派”文化,感受到與這座城市共同圓夢、追求卓越的快樂,那么,上海地鐵才會實現真正意義上的價值“反哺”,人們“愛上海”又會多一條理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