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從前比,我們每天享用的肉、蛋、菜、果供應越來越充足,品種花樣越來越多,監測追溯等保障食品安全的手段越來越完善……這些顯而易見的改變,正是實施“菜籃子”工程的初衷。老百姓切身感到的變化,是對“菜籃子”工程最大的肯定。
在“菜籃子”背后,我們不能忽視農民專業合作組織的重要力量。因為農民專業合作組織可以改變農民千家萬戶分散經營的格局,“抱團”對接市場,既可以從量上保障“菜籃子”供應,也可以解決農民在市場上規模小、效益低的問題;從農產品質量安全方面考慮,專業合作組織對產品生產監督實行全方位覆蓋,種、養、管統一行動,可以彌補監管不到位的問題。難怪有人說,哪里的專業合作組織發展得好,哪里的“菜籃子”問題就解決得好。
未來要繼續更好地做好“菜籃子”工作,一定要抓緊時間壯大農民專業合作組織。這些年,我國的農民專業合作組織發展很快,但還不強,內部面臨一些普遍問題:比如缺乏專業人才,特別是懂市場、擅經營的人才;再比如缺乏資金,因為沒有專門的資金渠道支持,發展的步子邁得較慢。針對這樣的現狀,不久前召開的黨的十八屆三中全會明確提出,鼓勵農村發展合作經濟,扶持發展規模化、專業化、現代化經營,允許財政項目資金直接投向符合條件的合作社,允許財政補助形成的資產轉交合作社持有和管護,允許合作社開展信用合作。這對農民專業合作組織自身的壯大無疑是利好消息。
與此同時,農民專業合作組織的發展也離不開更強的外部支撐。在采訪過程中,不止一位合作社負責人表示,雖然闖蕩市場10多年,但依然很難看準市場行情的變化,他們渴望得到更準確、更及時的市場信息,更有效的對接市場。這一方面需要加快建設和完善“菜籃子”產品產銷信息公共服務平臺,加強采集點、信息通道、網絡中心相關基礎設施建設,定期收集發布“菜籃子”產品生產、供求、質量、價格等信息。另一方面,有關部門可以進一步加大“農社對接”的支持力度,引導鮮活農產品生產合作社在城市社區設立直銷點或直銷店。
“菜籃子”工程涉及諸多環節,要抓穩、抓好“菜籃子”,請抓緊做強農民專業合作組織這一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