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北京12月27日電(沈宇波) 不久之前,一部反映當代人養老問題的電視連續劇《老有所依》席卷多家省級衛視黃金檔,引發了觀眾對于直面“養老困局”問題的討論與思考。
2013年2月27日,中國社會科學院發布《中國老齡事業發展報告(2013)》。藍皮書指出,中國將迎來第一個老年人口增長高峰,2013年老年人口數量突破2億大關。在2025年之前,老年人口將每年增長100萬人。
據權威部門公布的數據顯示,截至2012年底,北京戶籍老年人口262.9萬,并以每年15萬人的規模遞增。預計2020年戶籍老年人口將超過380萬人,北京將如何面對洶涌來襲的“銀發浪潮”,又將如何實現 “老有所依”?
“養老困局”迫在眉睫 北京降低養老服務門檻
目前,北京市有養老床位8萬多張,距離滿足260多萬戶籍老人中4%入住養老機構的目標還有距離,即使是這樣,依然面臨入住率偏低的問題,大約有30%床位空置,有的養老院入住率甚至只有不到50%。與此同時,雖然養老床位空置率較高,可城區內的公辦養老院和福利院卻呈現“爆滿”、“住不進去”等情況。
一面是老齡人口的飛速增長,一面是養老資源的分配不均與巨大缺口,“養老困局”迫在眉睫。10月16日,北京在全國率先出臺《關于加快推進養老服務業發展的意見》,養老服務列入服務業重點發展領域,健全養老服務體系。11月8日北京市政府辦公廳下發《關于加快本市養老機構建設實施辦法的通知》,進一步降低了社會資本進入養老服務業的門檻,對社會辦養老機構,明確將按床位給予一次性建設資金支持,并上調床位補貼標準;社會資本愿意投資建設養老機構的,政府會優先支持其建設,未能完成(床位建設)任務的區縣,將按每床55萬元的標準上繳統籌建設資金。
根據北京市民政局福利處相關負責人透露的數據顯示,到2015年,北京全市規劃養老床位將達12萬張,其中50%以上將是護養型床位。這些床位須收住不能自理,需專業照護的兩失、高齡老人。這就要求公辦養老院須優先收治身體條件經專業評估,確需入住養老院的失能、失智老人;其次收住高齡、獨居、空巢老人。而對于民辦養老院,應多收住高齡、獨居、兩失老人,也可按市場需求定位,建立可以滿足經濟狀況良好的健康老人的高端養老需求,并完全實現市場化運作。
社區軟硬件雙管齊下 推進“居家養老”普及化
根據《關于加快養老服務機構發展的意見》中提到的“9064”養老服務新模式,到2020年,90%的老年人在社會化服務的協助下通過居家養老。根據國家統計局北京調查總隊開展的一項調查顯示,88.1%的被訪者傾向于“居家養老”。其中,93.5%的農村老人選擇居家養老,高于城鎮老人8.1個百分點。從年齡結構看,高齡老年人更青睞居家養老,80歲以上老人中,92.2%的被訪者選擇居家養老。
11月7日,北京市規劃委發布《北京市養老服務設施規劃設計技術要點(征求意見稿)》,向全社會公開征求意見?!兑c》首次對新建住宅提出了適老化設計要求,這意味著今后建設的新房子,都必須進行適老化設計。過去,北京的六層及以下的樓房(多層住宅)是不設電梯的,一些老舊小區的老人們加裝電梯的呼聲很高,為了避免后期加裝電梯而造成的麻煩,三層及三層以上的住宅至少加裝一部可以容納擔架的電梯對于方便老年人的行動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同時,《要點》還對社區養老設施的位置和環境做了非常具體的規定。這為居家養老的普及奠定了重要的基礎。
在北京市海淀區雙榆樹南二社區,700平米的養老服務中心沒有設置固定床位,而是主要提供日間照料、臨時托管。工作人員說,這里可以提供老年餐桌、康復護理、日間照料、慢病管理等全方位服務。
“常回家看看”才是老人最好的慰藉 別讓我們的父母老無所依
新修訂的《老年人權益保障法》于2013年7月1日起正式實施。新法規定:家庭成員應當關心老年人的精神需求,不得忽視、冷落老年人。與老年人分開居住的家庭成員,應當經??赐蛘邌柡蚶夏耆耍唤洺?赐先藢龠`法。新修訂的《老年人權益保障法》因將?;丶铱纯醇{入法條這一變化受到社會各界的廣泛關注。
在北京一家市屬媒體工作的胡先生今年35歲,由于工作的關系經常需要加班,僅有的一點節假日又幾乎耗費在家務勞動和朋友應酬上,雖然父母就生活在北京,但也經常是一兩個月才有空回家看看。對于“?;丶姨酵改浮睂懭敕煞ㄒ帲壬寡?,“如果不是極端情況,誰家父母也不至于因為回家的事情而把法律搬出來和子女說事兒。不過這倒是時常提醒我們這些做兒女的經?;丶铱纯蠢蠣斪永咸?,畢竟年紀大了?;丶铱此麄兊臅r候甭管你買沒買什么東西,但看得出來他們高興,這樣我們也比較安心?!?/p>
工作再忙,壓力再大,父母期盼的目光終將是我們每一個人前行的動力。無論怎樣細致入微的養老服務可能都無法取代子女的一句問候或者一次探望?!疤酵先恕北粚懭敕l無論引起怎樣的爭議,其背后所要表達的要義卻顯而易見。
寒來暑往,一些老年人或許已經行動不便,無法再為經濟社會創造更多的價值,甚至有一些已經失去了生活自理的能力,而在貢獻了一生的光和熱之后,他們更應該得到來自整個社會的關懷與溫暖。2013,在政策的引導和全社會的努力下,對老齡人口權益保護的關注已經被提到了一個前所未有的高度,健全的養老體系與和睦的家庭關系也日益成為社會進步的重要標志。
關注老年人的現在,就是關注我們自己的未來。2014,惟愿天下老人都能老有所依。
作為北京首個社區養老“服務托管”模式試點,慈愛嘉養老服務有限公司承接了試點社區由政府購買服務的居家養老服務。在這里場地和設備全部由政府免費提供、企業稅收適當減免,水電采用民用價格、企業按照服務人數獲得政府補貼。價目表上顯示的服務價格是:肩關節放松按摩每次40元、入戶居家護理服務每月200元、器械鍛煉每次30元。價格相對適中,得到了老年人的歡迎。82歲的獨居老人王金玲對記者說,這里的護理人員都畢業于中醫運動康復等專業,他們提供的按摩服務為自己幫了大忙。
除了注重養老硬件設施的建設,不少社區還在“軟件”上做足文章。
目前還在中國傳媒大學讀大三的李同學向記者介紹,她在剛剛入學不久就參加了所在學院分團委組織的一項定期敬老活動,主要內容是前往位于學校周邊的定福莊南里社區,聯合社區居委會有計劃地為老人開展切實有效的志愿服務,如收拾衛生、陪老人聊天等。“爺爺奶奶們其實很需要有人陪他們聊聊天,聽他們說說話。”李同學告訴記者,“很多老人的子女工作繁忙,沒時間陪伴老人,學院分團委在了解到這一情況之后,就積極準備,動員同學們分成小組,有計劃的深入社區老人家中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
在居家養老普及化的大趨勢下,如何能讓老年人在不用走出社區的情況下就能滿足一些諸如飲食購物、情感陪伴、醫療保健等必要需求成了社會各界都非常關注的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