聽多了刻板的官話、套話,看多了生冷的數字、比例,人們似乎已經習慣了用口號和數字來暢想未來。因而,當中央城鎮化工作會議用“讓居民望得見山、看得見水、記得住鄉愁”這種“文藝范兒”的語句,來描繪城鎮化的目標,人們的反應先是一愣,繼而品咂再三,一種溫暖的感覺從心底彌漫開來,揮之不去。
“讓居民望得見山、看得見水”,這是一個看得見摸得著的指標,是中央一貫倡導的生態文明的形象表述;而“記得住鄉愁”貌似看不見摸不著,實則關乎百姓心中的每一絲律動,它直指人心、關照心靈,是遠高于物質滿足之上的精神撫慰。從關注百姓物質生活滿足,到關照百姓內心真切感受,這是決策者執政理念的一次完美升華,是推進城鎮化過程中的一次步伐調整,是國家發展觀的一次自我校正。
今年上半年,筆者采訪了位于遼寧沈陽棋盤山腳下、距清太祖努爾哈赤長眠的福陵僅幾百米之遙的下水泉村。作為一個行政村,“下水泉”已經不復存在,作為開發區儲備地被“連根拔掉”,只留下一棵四五百年的古榆樹,被鄉親們當作“孤兒”一樣地呵護著。被分散安置在各處的村民,逢年過節還會“回娘家”一樣趕回來,聚在古榆樹下,聊一聊下水泉村的陳年舊事。村里6位老人,不忍心300年的村莊就此從記憶中抹去,用粗糙的文字精心編寫了一本《下水泉村史》,免費發放給鄉親們。村民們說,他們割舍不下的,不僅僅是房子,是榆樹,更是那種雞犬相聞、鄰里互助、田園牧歌式的生活方式:農村生活人際關系簡單、生活節奏緩慢、衣食住行成本低廉,起居坐臥親近自然,有一種腳踩在地上的真實感。
“知屋漏者在宇下,知政失者在草野”。在發展經濟、推進城鎮化的過程中,既要考慮農民的物質需求,也要體恤他們的精神感受。動遷村莊,讓農民上樓,過上城里人一樣的生活,是為民造福;留住村莊,為農民保留一處精神田園,讓農民心有所依,情有所寄,也是造福百姓。
村莊是農業文明生生不息的物質載體,是中國傳統社會演進的活化石,保護好村莊的豐富性和多樣性,也是“美麗中國”的絢麗章節。正因為如此,城鎮化進程中,沒有必要“把農民都統統連根拔起”,“就地城鎮化”也是城鎮化的一種成功模式。今年2月初,中央一號文件明確提出:不提倡、不鼓勵在城鎮規劃區外撤并村莊、建設大規模的農民集中居住區;9個月后,中央城鎮化工作會議又進一步指出,在促進城鄉一體化發展中,要注意保留村莊原始風貌,慎砍樹、不填湖、少拆房,盡可能在原有村莊形態上改善居民生活條件。“慎”“不”“少”“盡可能”,這一連串分寸拿捏得恰到好處的詞語,決策者“順民意、恤民情、惜民力”的情懷呼之欲出。
官方數據顯示:2000年至2010年,近百萬個村莊在這十年內消失。美麗中國不僅要有高樓大廈,還要有小橋流水人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