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座城市的文明程度、人文溫度,體現在對弱勢群體的態度上。只有讓陽光也照亮了“井居者”、“蝸居者”們的生活,我們才能同有一個光明的未來
白天打工拾荒,晚上井下過夜。最近,生活在北京市朝陽區麗都花園附近的一些“井居者”引發了不少關注。在城市熱力井下不過一兩平方米的空間內,竟然有人長期居住。這些被遺忘的角落,讓人震驚之余,多了幾分思考。
“井居者”雖然數量很少,但反映的社會問題不可忽視。盡管有棲身之所,但他們和乞討者、拾荒者、流浪兒童的境遇頗有相似,被稱之為徘徊在都市邊緣的“零余人”。而對這類弱勢者的救助,越來越面臨現實困境。
根據現行救助管理辦法,自愿受助成為基本原則,救助對象主要鎖定城市生活無著的流浪乞討人員。前不久,民政部有關負責人表示,今后會進一步放寬救助范圍,將目前救助低保、五保家庭延伸至低收入家庭,并建立臨時救助制度,幫助打工不著、尋親不遇、被偷被搶等各類困難人員。救助之網在拓展,但那些多少有點收入的“井居者”,嚴格說來還是難以列入救助范圍。即便能提供救助,也是臨時性的,并不能解決長遠的生計問題和家庭困難。
在井下苦熬了10多年的擦車工王秀青坦言,自己不去救助站的原因是:要救助,就得連我們一家五口都救助。否則,只救助我一個,一家人的吃喝和未來還是沒轍。這話透著點情緒,但何嘗不是一種無奈的實情?吃幾頓飽飯,拿一張返鄉車票,回家的路好走,但生活的路難行。回去后,生存的考驗、經濟的壓力,還會一如既往地擺在眼前。
“井居者”的生存困境,是對城市管理者的考題:如何保障社會無力者、弱勢者基本的生存、生活條件?能否改善“蟻族”、“蝸居”乃至“井居”人群的基本生活保障?怎樣讓擁擠的蝸居、逼仄的井下、寒風凜冽的街頭,多一點人性的溫度?
在各方幫助下,廣受關注的“井居者”王秀青終于找到了月薪3000—4000元且包食宿的工作。這樣的結局,自然是各方樂見的。新聞可以告一段落,但對類似群體和社會現象的關注不能停止。不僅要進一步完善社會救助體系,更要完善養老保險、基本醫療、社會救助等制度,編織起可靠的基本民生保障安全網,為困難群體構筑不破的網底,為“零余人”逐步變成“融入者”創造實現夢想的平臺。
有人說,一座城市的文明程度、人文溫度,體現在對弱勢群體的態度上。只有讓陽光照亮“井居者”、“蝸居者”們的生活,我們才能同有一個光明的未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