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霧霾”再次引發網友吐槽。一位網友說:“一打開窗簾,我以為我瞎了。世界上最遠的距離,不是生與死的距離,而是我在上海街頭牽著你的手,卻看不見你的臉……”一位網友發了一張霧霾的照片,什么都沒有,照片的說明是:我今天在街上裸跑。
其實,上海僅僅是個案。權威消息:入冬以來,一場霧霾正籠罩著中國,從華北到東南沿海、甚至是西南地區,已有25個省(區、市)不同程度出現霧霾天氣。不同的消息,從不同的渠道傳來。各類口罩脫銷了,空氣凈化器賣瘋了,太多太多的人,都不敢出門了……一位朋友說:“不行了,中國沒法呆了,我要逃了”。
其實,我真的很想淡定。但是,我淡定不了。
我記得,十五年前,我在上海的一家晚報當評論主筆的時候,寫過一篇很短的評論,刊發于該報的知名欄目“今日論語”,題目是《瓶裝空氣》。文章的主題是呼吁社會對環境整治的重視,真不希望人們從花錢買水喝變成花錢買空氣吸,千萬別讓“瓶裝空氣”成為商品,“我們想過沒有,當人們紛紛到商場里去買‘瓶裝空氣’的時候,這大概已是上海人的悲哀了。”
不過,想想可笑,后來還真有人推出了瓶裝空氣。這個人就是陳光標。幾年前,他推出了10萬瓶陳光標新鮮空氣易拉罐,每罐售價在四五元左右,將在北上廣同步銷售。他聲稱,“只要吸了瓶裝新鮮空氣,可以精神煥發,精力充沛”。可惜的是,陳光標似乎太超前了。我們想想哦,如果放在今天,陳光標同步推出他的瓶裝空氣易拉罐,他可能就會成為中國最富有的人。王健林、馬化騰、李彥宏、馬云之輩,誰能望其項背?
也許,在陳光標看來,他人生最大的遺憾,肯定是中國為什么直到2013年初才推出包括PM2.5在內的霧霾預警體系。這個PM2.5,在中國,現在肯定是社會公眾知曉度最靠前關注度最高的名稱。不過,網民都是尖刻的,他們給PM2.5起了更具諷刺意味的名字。比如,“公霧源”、“京塵”、“塵疾思汗”、“塵世美”、“塵慣吸”、“喂人民服霧”……
說實話,霧霾之害,被炒到現在這種高強的程度,令人始料不及。現在的輿論氛圍,從中國到外國,似乎形成了一個共識:中國污染太嚴重了,中國簡單沒法呆了。善良的人,自然善良,關于霧霾之害,他們的愿望自然是希望社會形成共識,齊必協力共同整治環境。當然,也會有人借機炒作,以達到其不可告人的目的。這種人,不是沒有。當然也不是多數。比如說,美國紐約時報就有過一篇報道,說中國北方地區由于使用燃煤來取暖,將對人體的心肺功能造成巨大傷害,報道還居然預測說,中國淮河以北的5億中國人將會由此而損失25億年的預期壽命,比南方人均少活5.5年。這種說法,顯然是有聳點人聽聞的。其實,西方媒體帶著有色眼鏡報道中國的霧霾天氣案例,不勝枚舉。
我們這一代人,經歷了三年自然災害、文革、改革開放以及新世紀以來的持續高速發展。自然是有發言權的。我記得,習近平講過一句挺風趣的話:那個時候,我們沒有PM2.5,只有PM250。這句話,細想是挺有意思的。中國是現在才有霧霾的天氣嗎?顯然不是。中國的霧霾之害是不是到了不可收拾的地步了呢?似乎也不是。
至少,我記得我們小的時候,這種天氣是常見的。八十年代初,我在北京讀書的時候,以今天的眼光看,那才是最嚴重的空氣污染。每年的冬季,北京集中供暖之時,燃燒后的煤的粉塵,遮天蔽日。北京人的三大怪,我們都是習以為常的。在上海,相關的季節,也會因為“風不夠大、雨水偏少”而形成大霧天氣。那個時候,我們不知道pm2.5,也不會像今天這么嬌情。
當年的大霧天氣,自然包括我們現在所說的PM2.5的成份。用專家的話說,霧霾天氣,就是造成城市里大面積低能見度的情況;在早上或夜間相對濕度較大的時候,形成的是霧;在白天氣溫上升、濕度下降的時候,逐漸轉化成霾;這種現象既有氣象原因,也有污染排放原因。污染排放的主因有:一是道路揚塵和建筑施工揚塵,它是PM2.5的主要來源,占PM2.5來源的40%左右;二是汽車尾氣,每輛汽車每公里消耗0.12升汽油,汽車越多,PM2.5的“貢獻”也越大;三是工廠制造的二次污染;四是冬季取暖時燃燒煤炭低空排放的污染物。五是生物質(秸稈、木柴)的燃燒以及垃圾焚燒產生的煙塵,這些能源消耗,會產生二氧化硫、氮氧化物、粉塵、微粒、重金屬等污染物,它們是形成霧霾的真正元兇。
上述五項,我們不妨做個簡單的推算:汽車總數在上升,這是基本事實。但是,道路和建筑揚塵,近年來各級政府要求文明施工的規定越來越高,建設數量在上升,但是污染狀況相對平衡;工廠污染,每個城市都在大幅減少,中心城區,北上廣也好,中小城市也好,工廠的數量和規模都在減少,拿上海來說,內環之間,工廠幾乎都快絕跡了,這肯定也是事實;冬季取暖燃煤的用量,隨著天燃氣等清潔能源的投入,以及無煙煤的使用,污染都在減少。前些日子,我在鄭州出差的時候,就聽到過一位市長下令在城市各道路關卡嚴查有煙媒的流入問題。至于生物質和垃圾的焚燒,一直都在政府和社會的嚴控范圍和努力管制范圍之內。
總之,我的感覺,霧霾天氣從來就有,但為什么現在的社會民眾如此關注這個問題呢?想來想去,理出幾條頭緒。第一,物質豐富,社會進步,民眾更關心生存狀況,希望有更好的生活環。每二,崇尚科學發展,從中央到地方的各級政府,關注民生,更加重視環境治理,“用命換錢”的粗放式發展模式,早已被明令禁止,PM2.5的預警報告制度,本身就是一個巨大的進步,過去,又有誰會知道PM2.5呢?第三,科學技術和醫療水平的提升,我們更多地注意到了霧霾的成因和對身體健康的影響,以及各種醫學知識的普及和各類預防措施的出現,提升了公眾對霧霾的關心。第四,社會和媒體輿論的廣泛監督與及時曝光,對各類形成污染的事件的披露,也加大了人們對霧霾之害的關注度。
當然,我寫這篇文章的目的,并不是否認霧霾天氣的存在以及可能的持續負面增長,也決不是在為政府推卸責任。其實,各級政府是高度關注這一問題的。今年年初,李克強就專門談及空氣污染治理問題。他指出,我們要及時并如實向公眾公開PM2.5的數據,同時,解決問題也需要一個長期過程。我們必須有所作為!一方面要加大環保執法和其他相關方面的工作力度,另一方提醒公眾加強自我防護,這件事需要樹立全民意識,需要全民參與,共同治理。今天,上海市政府也做出了及時反應,比如,及時提高預警等級,將實施重點工業企業限產限污或停產、停止施工室外作業和道路開挖整修、渣土車黃標車禁行、停駛30%黨政機關和事業單位公務用車等。這些措施,受到歡迎。不過,臨時措施是遠遠不夠的,我們必須拿出當年英國倫敦甩掉“霧都”帽子的治理經,治理霧霾決不能“頭疼醫頭腳痛醫腳”。治理霧霾這樣的疑難雜癥,需要借以時日,需要持之以恒。
因此,當我們今天面對霧霾天氣的時候,確實需要一種淡定的心態。這種淡定就是不該自暴自棄,怨天尤人,也不必喪失信心,逃之夭夭。中國這片土地,東風來也好,西風吹也罷,我們平頭百姓都要活下去的。你我他,每人都貢獻一點點,我們的天就會藍起來。
我們這一代人,不希望看到“瓶裝空氣”,我們的下一代,肯定也不希望空氣像可樂一樣裝進易拉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