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在打造宜居宜業、宜商宜游新城過程中,高新區堅持外延拓展和內涵提升并重,在城市建設上堅持現代生態,在城市管理中堅持精細科學,在城市發展中堅持以人為本,著力提升城市承載功能,推動產城融合、城鄉一體發展,全面提升城市化水平,讓群眾共享發展成果、共享美好生活。
城市建設堅持現代生態。該區大力推廣低碳社區建設和可再生能源建筑應用,相關小區和項目建設達28個。加快基礎配套、公共服務和生態設施建設,已修建道路126公里、雨污水管道110公里;安裝LED路燈1萬多盞,成為全國首個白光照明全覆蓋的高科技園區;浞河綜合改造基本完成,獲批國家3A級景區;建成區綠化覆蓋率達到55%。合理安排空間發展布局,以健康東街為軸帶加快布局高端項目和基礎配套,推進城市東拓南延、整體提升,加快打造濰坊東部新城;在完善新城、提升清池的基礎上,全力加快新昌、新鋼片區城市化進程,加快推進10個集中居住區建設。
城市管理堅持精細科學。該區以創建國家文明城市為載體,積極實施公民道德、交通文明、城市文明、志愿服務、文化建設5項文明提升工程。以提高居民生活環境為目標,深入開展空氣污染整治,不斷提升空氣質量;采用市場化運作方式實現城鄉環衛一體化全覆蓋,垃圾清運率和無害化處理率100%;積極引進中石油氣源,燃氣普及率達到98.5%;建成高新區配水廠,日供水能力增加1倍。以“村改居”為抓手,統籌推進農村集體經濟、民主自治、社會保障、社區建設等關鍵工作,著力推進農村集體資產改制、村改居和戶籍制度改革,加快實現農村向城市、農民向市民的全面轉變。
城市發展堅持以人為本。該區財政對民生投入年均增幅連年保持在30%以上,不斷完善醫療、養老、健康、教育等服務設施,全面實現各項社會保障城鄉一體化和基本公共服務均等化。大力發展社會事業,優先發展教育事業,實現安全校車配備全覆蓋,建成安全智慧校園公共平臺,建成全省素質教育示范區;提升醫療服務水平,建成區公共衛生服務中心,率先實行新生兒疾病免費篩查和“先診療后付費”就醫模式,實現基本藥物制度全覆蓋,將一二三級定點醫療機構住院費用報銷比例分別提高到80%、75%、60%,推行家庭醫生式服務模式,為居民提供“六位一體”社區綜合衛生服務。健全社會保障網絡,統籌推進養老保險城鄉一體化,構建起“區—街道—社區—小區”四級民生保障體系;加快推進城鄉五保、低保、三屬撫恤、優撫對象醫療保障、養老保險、新農合與城鎮居民醫保并軌,實現各項保障城鄉一體化。城鄉低保、五保供養、孤兒養育、臨時救助、計生獎勵扶助等水平均居全市前列。加強保障住房建設,全區累計開工保障房3704套,建成公共租賃住房2858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