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4日,由中國社會科學院——中國氣象局氣候變化經濟學模擬聯合實驗室和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主辦的2013年《氣候變化綠皮書:應對氣候變化報告(2013)》發布會在中國氣象局召開。本年度綠皮書以“聚焦低碳城鎮化”為主題,在我國在城鄉一體的背景下,展示“新型城鎮化”在低碳實踐領域的發展與應用。
綠皮書主編、中國社會科學院院長王偉光指出,目前我國城鎮居住人口已超過50%,中國的城鎮化已從城鄉分割的二元型社會進入到了城鄉一體、以城市為主體的發展階段。如何提高城鎮化發展的質量和效益,走出一條集約、智能、綠色、低碳的新型城鎮化道路,是我們面臨的新的重要課題。未來二三十年,中國不僅要持續城鎮化的規模擴張,還必須實現品質的提升,但耕地、水、石油、天然氣等資源極為有限。因此,在這樣的背景下,城鄉一體走低碳城鎮化道路是中國的必然選擇。
低碳城鎮化是新型城鎮化建設的重要內容,是提高城鎮化質量、控制溫室氣體排放的重要實現路徑。在快速的城鎮化進程當中,一定要避免基礎設施建設的鎖定效應,進行科學的規劃與布局。與此同時,在氣候變化背景下,極端氣候事件給城市帶來的氣候風險與脆弱性也日益凸顯。因此,需要對城市加強適應性管理,打造低碳韌性城市。
綠皮書主編、中國氣象局局長鄭國光指出,隨著政府間氣候變化專門委員會(IPCC)第五次評估報告的陸續發布,預計科學評估結論將對正處于艱難階段的國際氣候談判產生影響,并再次推動國際社會對氣候變化問題的高度關注。剛剛發布的IPCC第一工作組科學評估報告以及決策者摘要,以更多的觀測和研究的證據,證明全球氣候變暖,并進一步確認了人類活動對氣候變暖的影響。此外,IPCC報告還預測未來地球的氣溫將繼續上升,并對經濟社會產生重大影響。
黨的十八大報告明確提出大力推進生態文明建設,建設美麗中國,實現中華民族永續發展。這就要求我們深入認識和把握氣候規律,科學應對氣候變化,在不斷豐富氣候文明新內涵的進程中扎實走向生態文明新時代。在全球變暖背景下,極端氣候災害愈加頻繁,同時由于中國快速城鎮化的發展,使得城鎮化建設面臨更大的脆弱性和風險。因此,推進低碳城鎮化,就要在城市治理和規劃設計中協同考慮溫室氣體減排和應對氣候變化相關風險與災害的不同需要,轉變傳統的城市管理模式和治理理念,進行適應性管理,打造低碳韌性城市。
據悉,氣候變化綠皮書由長期從事氣候變化科學評估、應對氣候變化經濟政策分析以及直接參與國際氣候談判的資深專家撰寫,全面介紹多哈會議以來全球應對氣候變化的最新進展,深入分析中國應對氣候變化的行動、成效與面臨的挑戰,緊緊圍繞低碳城鎮化這一國內熱點問題展開論述,并配以大量的城市案例分析,力圖為讀者全景式地展示有關走低碳城鎮化道路、打造低碳韌性城市的最新進展和發展方向,是一本集氣候變化科學研究、氣候外交與談判、應對氣候變化政策行動以及氣候變化經濟學分析于一體的綜臺性讀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