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全國各地接連出現“霧霾圍城”事件。十面“霾”伏,如何突圍?連日來,京津冀地區緊鑼密鼓出臺治理措施、簽訂“責任狀”,一場力度前所未有的“治霾戰役”正在華北平原上打響。
在這些城市的行動計劃中,屬于重中之重、也是“眾矢之的”的北京,一連串行動尤其令人矚目。
9月,《北京市2013—2017年清潔空氣行動計劃》、《北京市清潔空氣行動計劃(2013—2017年)重點任務分解措施》陸續出臺。
10月,《北京市空氣重污染應急預案(試行)》正式發布;《北京市大氣污染防治條例(草案)》舉行立法聽證會……
既有對重污染的突發應對措施,也有清潔空氣的長期之策,密集連貫、嚴謹強力,北京的此次治理大氣污染行動,被輿論普遍稱為“史上力度最大”。
控車減油:遏制PM2.5最大來源
無論是北京市環保局公布的監測數據,還是中科院的報告,均顯示機動車是北京市最大的PM2.5來源,約占總量的1/4。防治汽車尾氣污染,成為了北京大氣污染防治工作的重頭戲。
為此,北京市環保局將通過控制汽車總量、淘汰老舊車輛、鼓勵使用清潔能源汽車、升級油品質量、利用交通擁堵費杠桿、完善分區域分時段限行政策、規范外埠車進京條例等多項措施達到減少汽車尾氣污染的目的。
北京市交通委委員容軍介紹說,北京市將確保2017年新能源車和清潔能源車的應用達到20萬輛以上,市內機動車數量控制在600萬輛以內。
控制車輛總數政策一度引發爭議。測試表明,在交通擁堵、車輛怠速的情況下,其污染物的排放大概是60至80公里時速的2到3倍以上。有環保專家指出,想要降低機動車排放,僅僅“控車”是不夠的,還需要緩解城市交通擁堵,讓車“跑起來”,如果交通得不到改善,“控車”也只是“治標不治本”。
對此,北京市環保局機動車排放管理處處長李昆生回應,在公共交通建設尚未完善之時,這是一種“沒有辦法的辦法”,否則過快的機動車增長,將使大氣治理任務很難完成。
壓煤減排:兩年實現核心區無煤化
燃煤污染是造成北京霧霾天氣的第二大原因。
根據《北京市2013—2017年清潔空氣行動計劃》,今年將逐步實施農村優質燃煤替代工程,全市計劃完成減少農村劣質燃煤總量80萬噸左右;在北京市核心區,今年將完成4.4萬戶平房居民采暖“煤改電”工程,城六區2300蒸噸的燃煤鍋爐的改造工程也將在今年完成,預計減少用煤50多萬噸。
根據北京市環保局的《分解措施》,電力、天然氣等清潔能源將替代燃煤,自2014年起,通過人口疏解、清潔能源替代等綜合措施,逐步消除剩余2.1萬戶居民采暖燃煤。到2015年底,實現核心區無煤化,2017年全市削減燃煤1300萬噸以上。
為進一步減少燃煤污染,北京將用4年時間全部關停電廠燃煤機組,清潔發電比例達到100%;大幅壓減工業用煤,4年基本完成全市規模以上工業企業鍋爐“煤改氣”。
根據首都功能定位,北京將制定高污染行業、工藝、設備調整退出指導目錄,加快淘汰污染產能:2015年,全市混凝土攪拌站控制在135家左右,2017年,全市水泥產能由“十二五”初期的1000萬噸削減到400萬噸左右;控制煉油規模,停止審批煉油行業擴大產能項目,到2017年全市煉油規模控制在1000萬噸。
限行新政:緊急狀態下六停一沖
“動真格”還體現在《北京市空氣重污染應急預案(試行)》中。根據該方案,當橙色預警發布時,將采取停產、停工、停放、停燒“四停”措施;紅色預警時,將采取停駛80%公車、全市范圍內單雙號限行、禁止露天燒烤、加強道路保潔沖洗道路等“六停一沖”措施。
北京市環境保護局副局長方力表示,本地的污染物排放,機動車原因占了30%左右,紅色預警時全市實施機動車單雙號行駛,簡單估算一下,大概能減排15%,對緩解大氣污染會有很大的作用。
對此,有公眾“吐槽”稱限行新政侵犯了個人權益。中國政法大學環境法教授王燦發解釋,單雙號限行肯定是限制了財產的使用權,但緊急狀態下,政府有緊急行政權,如果大氣污染糟糕到發布紅色警戒時,政府運用行政緊急權力,采取一些應急管理措施,這種舉動無可厚非。
王燦發認為,空氣質量達標是治污的根本目標,只要是有效、低成本的方法,都應當去采取。但他同時也指出,“單雙號限行”只是臨時措施,治本之策仍在于減少污染源、減少污染物排放等方面。
“總體看,北京的力度非常大,針對性也很強,是動真格了。”王燦發教授向記者表示,“自空氣污染引起關注以來,還從來沒有制定過這么高指標的污染防治規劃,也沒有這么綜合性的污染防治措施。”
本報北京10月27日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