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上在“普羅旺斯”家里,出門經(jīng)過“威尼斯水城”,晚上就在“曼哈頓廣場”吃飯購物了。鄭州市民這周游世界一般的生活節(jié)奏即將畫上句號。10月15日起施行的《河南省地名管理辦法》規(guī)定,禁止使用外國人名、地名作地名,1條路8個名字之類的一路多名亂象也將被叫停。(10月9日新華網(wǎng))
不知從何時起,“巴黎”“加州”“香榭麗”等洋氣十足的名字開始入侵城市的角角落落,有些甚至因知名度高而成為地標性建筑。眼花繚亂的洋地名令不少人不知所措,“我們的本土文化哪去了,自己生活的城市取個名字何必崇洋媚外?”
如今城市的投資規(guī)劃都朝著國際化的道路行進,雖然里子都是中國制造,但是對于起洋名字卻不含糊,讓人第一次到這里就能被獨特的洋名字所吸引。可是有個洋名字也得配上好的里子才行吧,種幾棵樹就叫“維也納森林”,挖個小水池就號稱“威尼斯水城”,這種沒有好的里子卻配上一個洋名字,不僅讓人暈頭轉(zhuǎn)向,還有損本土特色文化的傳播。
對于一座現(xiàn)代化城市來說,地名所承載的,不單單是基本的指路功能、城市定位的角色,更延展著歷史文化,蘊蓄著時代風情,是城市文化的縮影。如今,許多城市地名、路名、新建小區(qū)、樓盤都愛起個洋名字,無非兩個原因:一是公共部門對于地名的起名工作簡單對待,對于有重大歷史意義的地點起名不經(jīng)研討和聽證,就草草起名,使地名最終無法體現(xiàn)城市的特殊含義;二是現(xiàn)代都市的發(fā)展已經(jīng)令城市文化在夾縫中求生,城市的現(xiàn)當代文化被鋼筋水泥所遮蔽,加上形式主義思維愈演愈烈,認為名字洋氣上檔次了,城市就真正跟國際化接軌了。
其實更主要的是,國家對于地名的規(guī)范相對滯后。譬如國務院《地名管理條例》中,也僅僅是規(guī)定“一般不以人名作地名,禁止用國家領導人的名字作地名”,并未對用外國地名命名作出明確規(guī)定。即使部分地方有文件明確規(guī)定地名的規(guī)范要求,然而在實際操作過程中,很多房地產(chǎn)開發(fā)商仍然隨意定名,由于缺乏具體的操作辦法,地名管理部門往往無可奈何,最多提出警告。不完善的法令條例導致有效的監(jiān)督管理手段缺失,這是城市地名亂象整治的一大軟肋。
河南省政府常務會議近日通過《河南省地名管理辦法》,對地名的命名、更名與銷名等做了明確規(guī)定,特別提出禁止使用外國人名和外國地名作地名,城市建筑洋名字扎堆的亂象有望緩解。對洋名字深惡痛絕的人士拍手稱快,紛紛建議多起能彰顯本土文化的名字,杜絕崇洋媚外下隱含的文化不自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