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秋時節,記者選擇在北京朝陽門外大街至朝陽路一帶以及護國寺街一帶分別體驗騎自行車出行。不騎車不知騎車難,剛騎上車便遇到了一系列難題。準備上路時,才發覺自行車幾乎無路可走——一排排汽車早已把部分自行車道占滿了。自行車只能在靠近機動車道處騎行。(9月26日《人民日報》)
作為自行車王國,曾幾何時,市民上班、買菜,自行車都是不二的選擇,大街小巷里,自行車穿流其間,暢通出行,好不熱鬧,構筑成為了城市里的另一道“風景”。然而,隨著新型城市化的推進,作為曾經的“代步”工具卻淪落到無路可騎的窘境,令人心酸,引人深思。
眾所周知,作為一種交通工具,自行車低碳環保、通行效率高,還有健身功能,加之出行成本廉價,這些特點,倍受市民追棒。然而,在不少城市,非機動車道被擠占,自行車無處停放,一些場所甚至將自行車拒之門外,讓自行車綠色出行成為奢望。
究其原因,一方面,規劃設計不到位。一些城市的部分道路,在規劃、設計之初沒有設置自行車道,自行車只好與道牙上的行人搶道;一些道路雖然劃定了自行車道,但其上停滿了機動車,成了機動車停車位,導致自行車無奈闖入道路中央危險行駛。
另一方面,基礎設施嚴重滯后。不少城市既缺少自行車存放處,也沒有完善的管理措施,自行車無處停放、頻頻失竊,更有甚者,一些賓館、酒店、寫字樓把自行車拒之門外,許多人因此被迫放棄騎車出行。
此外,市民環保意識薄弱。市民的鄙視、企業的抱怨,社會不支持、不配合、不理解,騎行人未免產生自卑心理,不得不換乘汽車、公交等交通工具,自行車失去了群眾基礎,發展舉步維艱就不難理解了。
然而,我國城市的現實語境中,自行車難道就真得沒有存在的必要了嗎?答案絕非是肯定的。9月22日,是全國“無車日”,從新聞報道里,我們得知,北京、廣州、福州等城市,大街小巷車輛不見減少,長龍陣陣的車流,冒出濃濃黑煙……“無車日”反而變成了“堵車日”。于是,媒體、職能部門又開始疾呼:選擇公共交通、自行車和步行等低能耗、低污染和低排放的綠色出行方式,減少對小汽車的依賴和推崇,營造綠色出行理念,推行低碳生活方式。
因此,推行綠色交通出行,自行車首當其沖。要破解自行車無路可騎的窘境,一方面,對于新建道路,要全面加強道路空間規劃,設計專門的自行車通道,真正的還路權于自行車和行人。另一方面,對于城市老街、老巷,要加快城市道路的改造升級,施工中考慮到自行車位泊車需求。同時,要大力推行自行車租賃系統,提倡市民綠色出行,自學構筑綠色低碳的生活方式。要加強管理,充分保障自行車停放、使用的權利,鼓勵企事業單位、政府機關免費開放停車場所,嚴格對盜竊、損壞自行車行為的打出力度,真正確保騎車人生、財產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