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年前,武漢曾規劃6條風道,引入“穿堂風”為城區送涼,如今,部分風道卻被高層建筑物堵死。為防止類似事情再次發生,24日,武漢市人大表示,將把保護城市風道暢通寫入法規,建立長效保護機制。(9月25日《湖北日報》)
武漢市保護城市風道的設想,4年前就存在。這種利用自然,恰當地改善市民居住環境的超前理念,十分難得。自然界不缺少風,更不缺少風源,但城市建設的步伐日新月異,鋼筋混凝土造就的高樓大廈鱗次節比,有了現代化的氣息,往往少了人類享用大自然恩賜的那一種舒適愜意。尤其是忽略了自然風的引用與疏導,忽略了自然風其實也是可以通過立法途徑得到明確和保護的。
2005年,武漢市規劃部門曾聯合華中科技大學,進行了“城市建筑規劃布局與氣候關系研究”。氣象專家指出,武漢夏季主導風向是東南風,按科學規劃,城市道路應與城市主導風向一致,就能讓江風、湖風刮進主城區,充當都市的“大風扇”。此外,居住小區建筑的布置形式應錯位布局優于行列式;點式和條式結合優于單一平面布局;面風向半圍合式也利于形成良好的通風環境。武漢城市風道的“風源”基本圈定大東湖、武湖等6大生態水系的十幾個湖泊。
遺憾的是,這一構想雖然被武漢規劃部門寫入藍圖,但幾年來的現實與進展并不令人滿意,良好的初衷轉變為現實,往往過多受制于經濟發展上的超越觀,部分風道正在被商業房地產項目蠶食,一些風口也被圍進高樓大廈的“鐵桶陣”內。
立法保護城市風道,必定有價值。江城武漢的夏天,與山城重慶、石城南京等附近城市相比,有著獨特的優勢,如果能打通城市風道,引風入城,使整個武漢風通氣順,不僅可以改善大武漢的宜居環境,更能避免夏季因空調引發的電力資源浪費,以及因熱風不散引起的環境劣化。這既是科學的成果、智慧的結晶,更是價值的體現、市民的幸福所在。
武漢市城鄉規劃立法,明確利用大東湖、湯遜湖等6片生態楔形綠地,形成6條風道,引入城外涼風,為主城區降溫,開創了城市開發進程中,如何利用自然為人類服務的新視野。其做法,不僅為武漢的明天造就了美麗的前景,對其他城市的綜合規劃開發和長遠設想,也具有十分重要的現實意義和科學前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