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務院總理李克強前期主持召開國務院常務會議,研究部署進一步加強政府信息公開工作。在談到其重要作用時,相關文件提到了“有利于穩定市場預期”。
總覽全球,從“理性預期”到“預期主義”再到新潮的“前瞻性指引”,在美日歐等發達國家,“預期管理”已經在相關經濟政策中多有體現。如今,中國也正加入這一前沿政策實踐,其思路和操作則更具自身特色。
“預期管理”全球實踐
“預期管理”的概念可以追溯到上世紀五十年代的理論發源。根本而言,這是指有效引導、協調和穩定社會預期,力求經濟政策效果最大化,而副作用最小化。之后,英國著名經濟學家查爾斯·古德哈特甚至啟用了一個新術語“預期主義”,著重分析了在貨幣政策中管理和引導預期的核心作用。
美聯儲在“預期管理”方面進行了諸多實踐探索,它通過對政策工具的清晰界定、對政策調整時機所應具備條件的明確解釋,以及定期舉行議息會議并公布會議紀要等,使政策在某種程度上可被市場預見,從而有效引導市場預期。
金融危機后,美聯儲一直維持超低利率,對于調整時機,則明確提出三個數據門檻:即通貨膨脹、就業指標和產能利用率水平。對近來牽動全球資本市場神經的量化寬松退出策略,美聯儲主席伯南克不但在國會聽證會上提出一套路線圖,還在不同場合給出暗示,有意引導預期。
近來,“‘前瞻性指引’似乎成為央行官員中興起的新潮流,”北歐聯合銀行分析師安德斯·斯文森說。就連一直拒絕“預先承諾”的歐洲央行,今年7月也做出重大變革,宣布“關鍵利率將在較長一段時間保持現有或更低水平”,試圖用“前瞻性指引”對沖相關風險。英國央行新任行長卡尼則在就任后的首次貨幣政策會議上便推出“前瞻性貨幣政策指引”。
在日本,所謂“安倍經濟學”也通過在預期方面施加影響來調控經濟。安倍晉三上臺后多次施壓要求央行設定2%的通脹目標并推出超寬松貨幣政策,提高投資者對股市上漲、日元貶值和通脹上升的預期,提振企業和消費者信心,最終促進實體經濟復蘇和擺脫通縮。
中國調控理性選擇
當引導和管理市場預期已成為發達國家調控經濟、提升貨幣政策效果的重要手段時,中國政府也因時應勢,依據自身情況理性選擇,推出自己的“預期管理”措施。不同于西方主要集中在貨幣政策領域的做法,中國的“預期管理”覆蓋領域更加寬泛。
上半年,國務院針對出臺的一系列產業升級新政,在第一時間通過多種方式進行科學解讀;對于“錢荒”、金融支持實體經濟、小微企業減稅等市場熱點問題,相關部門也及時表明立場、積極穩定市場預期。
為回應外界對中國經濟增速擔憂,李克強總理在今年7月就提出,宏觀調控要使經濟運行處于合理區間,經濟增長率、就業水平等不滑出“下限”,物價漲幅等不超出“上限”。9月,李克強總理又在英國《金融時報》發表署名文章,明確了中國經濟運行中GDP增幅等幾個關鍵數據的合理運行區間。
德意志銀行大中華區首席經濟學家馬駿說,“不讓增長滑出下限”是十分重要的“預期管理”手段,這種提振信心的信號還需要不斷重復。
另外,為使公眾更深入理解宏觀經濟形勢,國家發改委主任徐紹史、國家統計局局長馬建堂等部門負責人還多次進行網絡在線訪談,解讀中國經濟的運行狀況。
這些措施對解決經濟個體的信息不對稱、穩定市場預期起到良好成效。瑞銀首席中國經濟學家汪濤就說,中國近期數據都顯示經濟企穩向好,說明7月以來政府多輪政策支持,包括“預期管理”都在起作用。
李克強總理在近期的國務院會議上再次部署,要求進一步完善政府部門新聞發言人制度,增加對社會密切關注的宏觀經濟等重要信息發布頻次。并要求政府與公眾互動,不僅科學解讀新政策法規,讓公眾更好地知曉、理解政府經濟社會發展政策和改革舉措,還要回應熱點問題,注意把公眾期盼融入政府決策之中。
華僑大學數量經濟研究院教授李拉亞說,在中國的“預期管理”中,強調“信息、政策、信念和交流”的現代方法正在逐步增加。
政策風險仍需警惕
當然,在經濟調控中預期管理也不是萬能藥,各種潛在風險仍需警惕。
新西蘭央行行長格雷姆·惠勒說,“如果能平穩有效調整市場預期,就不必費周章調整政策”,如果央行或者政府只是紙上談兵,最終不兌現被預期的政策承諾,很有可能會引發副作用,損害公信力。
美國彼得森國際經濟研究所所長亞當·波森就曾指出,加拿大、瑞典等國的實踐表明,意在引導市場預期的“前瞻性指引”不能代替實際的貨幣政策行動,也難以產生持久和可信的效果。
波森說,美聯儲已出現與市場溝通的問題。如果央行將溝通本身作為重要的政策工具,并不真正兌現溝通內容,那政策最終可能失靈。
李拉亞也談到,傳統預期管理方法雖能改變預期,卻不能重塑預期,還可能帶來副作用。比如緊縮政策固然可以降低公眾的通貨膨脹預期,但也會導致經濟衰退。對于這些政策風險,中國政府在實踐中都要有充足準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