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座以“滿城挖”著稱的中部城市,不斷提升城市定位、不斷加碼城建規模,引起了不小的爭議。而在建設工地密度增大的同時,地方政府已是債臺高筑,由于城建資金緊張,本應在2009年通車的白沙四路、白沙五路等道路今年“暫無建設計劃”。(9月22日《南方都市報》)
無獨有偶,日前有報道披露,山西大同也因“造城”面臨同樣的窘境,負債100多個億,并欲“托管”云岡石窟以解“危”。
其實,他們所面臨的城市建設境況,具有一定普遍性。長期以來,由于一些地方在城市規劃、建設上貪大求洋,而自身又缺乏應有的生成與償還能力,致使地方政府債臺高筑。一旦資金斷鏈、債務危機,就可能出現工程爛尾及一些半拉子工程。
國家發改委的一個課題組對全國12個省區的調查顯示,平均每個地級市要建約1.5個新城新區,144個地級城市竟要建200余個新城新區。城市建設就猶如吹氣球一般,在膨脹“肺活量”的鼓吹下,不僅出現了不少新城、新區,城市的邊沿也不斷外移。殊不知,城市建設缺少了經濟、產業的依托與跟進,規模越大潛伏的危機也就越大。或許,盡管城市外表光鮮美麗,但那僅是海市蜃樓,或是水中月鏡中花。這其實即是出現“空城”“鬼城”癥結所在。
小到家庭,大到國家,量入為出本應成為建設與發展恪守的準則。但不知源于何時,這竟成了因循守舊的代名詞;相反,“舉債經營”成了時尚與口號,備受青睞與推崇,并被認為是具有開拓精神。如此,大肆借債也便順理成章,而“管借不管還”又極大地在事實上助長了無視債務瘋漲只顧推動工程建設的行為。可見,這種借債與償債的權責不對等,是債務黑洞的一大推手。
為了面子“滿城挖”,卻不考慮資金來源和償還能力,這是典型的敗家子,不僅掏空了地方本就不富足的經濟根基,也將地方政府拖向債務的深淵,應引起相關部門的高度警覺,并采取切實有效的措施,堅決嚴防新的債務產生,積極化解已有城建債務,警惕其拖累地方經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