報載,《上海市軌道交通管理條例(修訂草案)》近日提交上海市十四屆人大常委會第七次會議審議,經反復論證,禁止車廂內飲食首次出現在修改稿中,但折疊式自行車依然禁止進入。(見9月20日的《北京晨報》)
將“在車廂內飲食”納入軌道交通管理條例禁止行為中,這意味著上海有望首次通過立法明確地鐵車廂“禁食令”。
也許在一些乘客看來,地鐵上吃早餐、吃零食是個人的事,乃小事一樁。殊不知,地鐵是城市的窗口,乘客能否文明乘車體現了市民的素質。因而,讓文明出行成為習慣,每個市民都應該是文明出行的踐行者、傳播者和推動者,文明出行,從你我做起,從每個人做起。
事實上,地鐵車廂上相對封閉,空氣不流通,在車廂里上吃膩膩的蔥油餅、容易戳到人的烤串、氣味很大的韭菜餃子……難免讓乘客感到厭煩。尤其是吃豆腐腦、湯面等水質早餐時,容易潑濺到其他乘客身上,引起不必要的糾紛。還有在地鐵車廂里吃早餐,留下異味和早餐垃圾,容易滋生細菌和蟑螂,在夏天里往往容易傳播疾病。
問題是,年輕人不愿意起早,為了趕著上班,上地鐵后吃早餐,雖是一種無奈,但必須認識到,這是一種不講公共文明衛生、損人利己的行為,理應認真反思,遵守“地鐵禁食令”。果如此,既能消除車廂內的異味,保持車廂內的衛生,營造良好的乘車環境,也能倡導市民講文明、講衛生從小事做起的好習慣。
其實,在歐美國家,在地鐵、公交車上吃東西都被視為不文明的行為。在香港,也大力推行“無飲食乘車”,特別是香港的地鐵明確規定,任何人不得在列車上或在已付車費區域內進食。這除了公共交通車是市民最普通的代步工具,需要提升車內文明衛生檔次,提高城市文明形象以外,關鍵是公共交通車是公共場所,人生活在這個世界上,有條生活底線,即在公共場所必須遵守公序良俗;否則,偏離了這個底線,往往難以得到他人和社會的認可。這就需要每個人都要養成在公共場所遵守公序良俗的習慣,提高自身文明素質,管住自己。
當然,“地鐵禁食令”一旦出臺,那么乘客吃一塊巧克力、一塊餅干、一顆糖果算不算違禁呢?特別是長距離乘坐地鐵而不吃東西,對于一些低血糖患者而言似乎太不近人情。等等這些可能導致“地鐵禁食令”面臨取證難、執行難,更呼喚人性化執法。不管怎么說,也不管有多么困難,須知,只有提高了市民講文明、講衛生、遵守公序良俗的素質,培養出了這種好習慣,這個社會才會更文明、更和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