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有媒體報道,北京市的盲道近1600公里,長度居世界第一,且盲道遍布全市,五環輔路上甚至高速公路邊都鋪設有盲道。令人遺憾的是,這些盲道大都利用率較低,甚至有些盲道成了傷人的“陷阱”。
實際上,盲道存在缺陷并非某個城市存在的個別現象。很多城市都存在盲道設計不合理、隨意彎曲、路人任意侵占等問題。花錢鋪設的盲道不能幫“盲”,淪為城市的“裝飾品”,這不僅是公共資源的極大浪費,也暴露出城市規劃建設中的諸多“軟肋”。
一段時期以來,我國很多城市在建設中存在邊發展邊建設、先擴張后改造的現象。規劃設計不合理、不接地氣,城市發展雜亂無章;對于城市規劃建設中暴露出的頑疾,也往往只注重眼前的修補,缺乏長遠規劃意識。諸如盲道不幫“盲”等問題,就是沒有從盲人的角度來規劃設計、建設管理,只是照著圖紙辦事,只注重美觀,不講究實用。而且一旦盲道鋪設好之后,幾乎沒有事后的監管、維護措施的跟進。如此一來,盲道使用率低、路人隨意侵占等問題也就見怪不怪了。
盲道作為城市公共場所無障礙設施的一部分,應當引起相關部門的重視。在盲道前期的設計、施工過程中就應該考慮、論證各種可能遇到的情況,量體裁衣,按需而設,做到細節上的完善,“盲道”才能改變目前“盲目之道”的尷尬。換句話說,無障礙設施既然建了,就要建到位,真正發揮作用,而不僅僅只是城市的“裝飾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