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北京市環保局發布清潔空氣行動計劃,要求有關部門研究征收交通擁堵費的可能性。盡管只是“研究制定”,但各種質疑已不絕于耳。
近年來,為治理擁堵頑疾,北京多措并舉,從車號限行,到搖號限購,再到大幅提高中心城區停車費……一系列治堵措施實行下來,效果怎樣?征收擁堵費,真能緩解擁堵嗎?
最近有消息稱,又有一家大型國企要將總部移至北京。數據顯示,僅北京某個區的科技園就聚集了236家民營企業總部。事實上,雖然很多企業總部設在北京,但其營運中心和主要業務并不在北京。同樣,近年來很多外地學校紛紛在北京開設分校,但與北京也無實質性關聯。
因此,北京市的交通擁堵,實際上是公共資源的高度聚集和城市功能區分布的嚴重失衡。“攤大餅式”的城市化發展路徑令城市越來越大,而衛星城就業、醫療、教育等配套設施發展遲緩,以致市民工作與生活的半徑越來越大。要改變這樣的局面,需要城市管理者科學規劃,對公共資源進行均衡分布,對城市功能區進行優化布局,比如讓一些好的醫院、學校遷出市中心,讓一些大型商場遠離市中心以減少交通聚集量。在城鎮化加快推進的過程中,如何保障規劃的科學性和穩定性,防止“一任領導一張規劃”,是破解交通難題的關鍵。
說到擁堵費,大量公車是否應納入征收范圍,這筆錢該由誰來負擔?據財政部2011年的數據,中國每年僅公車購置費就超過1000億元,且每年增長20%以上。如果擁堵費也要納稅人買單,勢必造成更大的社會不公。由此,擁堵費政策不只是環境政策或者交通政策,也是社會政策。
支持開征擁堵費的人常常引用國外的例子。但是,就拿世界上最先開征擁堵費的新加坡來說,其國土面積700多平方公里,城市小但公交發達,人們活動的半徑相對較小。對人口2000多萬、面積1.6萬平方公里、多數市民出行半徑很大的北京來說,要建設一個像新加坡那樣方便的公交系統,成本太高。在城市布局不盡合理的情況下,很多人不得不穿城而過,無法放棄私家車。再者,新加坡以及另一個常被舉例的城市斯德哥爾摩,其公車的數量遠遠少于北京。
公共政策會給不同群體帶來不同的影響,因此,任何一項事關公眾利益政策的出臺,必須讓公眾參與,必須充分考慮不同群體的利益。如此,才有可能制定出公平的政策并加以落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