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化網綜合報道 湖北省宜昌市遠安古民居眾多,是寶貴的民間文化遺產。別具一格的土坯房,更是鄉村的自然生態。遠安從實際出發,采取“保護古的、改造舊的、建設新的”不同形式,探索出一條農村環境整治的新路。城市化委員會專家委員、北京大學教授呂斌稱贊此舉在改善農民居住條件的同時,保護了民間文化遺產,修葺一新的特色民居也成為鄉村休閑旅游的一道新景觀。
遠安在民居改造中,對無經濟能力、無建房愿望的農戶,在充分尊重民意的基礎上,進行整體改造。驗收后,縣里有補助,鄉鎮村里有幫助。更重要的是,遠安堅持做到“面子美,里子更美”。目前,7522戶土坯房改造后變得美觀、實用、安全。縣里計劃兩年內改造完2.05萬戶土坯房,按照每戶節約15萬元計算,對比重建可節約建設資金近30億元。
遠安還通過增綠添彩,引導農民在公路沿線植樹補綠,在房前屋后開發小菜園、小果園、小花園,自主建設園藝景觀,構筑了點成景、線成蔭、帶成廊的立體綠化美化格局。洋坪鎮雙路村、荷花鎮廣坪村、花木寺鎮木瓜鋪村等農村社區安裝了太陽能路燈,建起生物型污水處理站。
在很多人的印象里,農村到處是家禽糞便、人畜共行的臟亂差情景。但在遠安,路邊種植的紫薇、紅葉石楠等景觀植物清雅別致,家家戶戶門前放置著綠色、分類垃圾桶,地面干干凈凈。為從根本上治理農村垃圾污染問題,遠安采取農戶清收、鎮村轉運、企業利用的措施,探索出“工廠+保潔公司+農戶”的新模式,形成了農村垃圾變廢為寶的產業鏈。一年來,多渠道籌集、投入整治資金8386萬元,清理白色垃圾1409噸,建設鄉鎮垃圾填埋場29個、村組垃圾房(池)10354個,配置垃圾清運車188輛,全縣基本消滅白色垃圾。
硬件設置高起點、高配置,人的環衛意識則要求更高。
在舊縣鎮,如果你看見鎮委書記、鎮長乘車途中下車撿垃圾,請不要驚訝。該鎮所有公車或者干部私車的后備箱里都有“三件寶”:火鉗、手套、小垃圾桶,出行遇到垃圾停車撿了再走在干部中已成習慣,更影響著廣大農民。
一天不見垃圾可以突擊,天天不見垃圾如何能做到?遠安縣通過簽責任書、村村雇請保潔員、掛十星級等一系列措施,形成了政府主導、農民參與、社會共建的良好格局。
行為變化折射觀念革新,農民逐漸從漠然視之到欣然接受,從一笑了之到主動而為。清潔意識入腦入心,踐行于生活每一刻,已經成為遠安農民的習慣和榮譽的象征。
【思考】美麗鄉村靠建設更靠經營。建設美麗需要魄力,經營美麗更需智慧。既要立足于改變村容村貌,通過規劃引導和環境整治,實現道路硬化、路燈亮化、河塘凈化、衛生潔化、環境美化、村莊綠化,使村容村貌更加優美。更要加強對環境的管理與維護,以市場化方式建立村莊基礎設施、公共服務設施和環境衛生保潔的長效管理機制,從根本上改善農村的生產、生活與生態環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