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蛟龍”號完成航次科學下潛任務,
首位大洋下潛女科學家稱贊,載人潛水器是深海科學考察的神器
“‘蛟龍’號載人潛水器真是深海科學考察的神器。”我國首位在大洋中下潛的女科學家、國家海洋局第二海洋研究所助理研究員唐立梅在9月7日下潛結束后,表達了自己的感受。
當地時間9月7日8時30分,“蛟龍”號載人潛水器在位于西北太平洋的中國大洋協會富鈷結殼勘探合同區采薇海山區西側,開始進行試驗性應用航次第三航段第四次下潛,這也意味著三個航段的科學下潛勝利完成。“潛次順利、配合默契、成果給力。”首次下潛的唐立梅完成下潛任務后,用這三個詞形容此次下潛。
本次下潛人員為傅文韜、葉聰和唐立梅,最大下潛深度為2774米,進行了海底近底觀察,航行拍攝了多種高清海底生物和地質視像資料,采集到8升近底水樣,11塊巖石(包括玄武巖和磷塊巖),2管沉積物以及2只冷水珊瑚、3只海葵、1只海膽、1只海參、1只海綿、2只海星、1只海蛇尾、1只寄居蟹、1只多毛類動物等樣品。
“有的生物像流星,有的像螢火蟲,海底景象蔚為壯觀,大塊的巖石、大片沉積物,真是嘆為觀止啊。”唐立梅激動地介紹著,“以前大洋科考的儀器有局限性,‘蛟龍’號不但能身臨其境地近底觀察海底地貌,還能有針對性地采樣,真是了不起!”
現場指揮部相關負責人介紹,通過此次下潛發現,采薇海山西側是背流面,沉積物多,但沒有明顯的沙坡,而東側是迎流面,沉積物少,沙坡明顯。從生物種類組成上來看,采薇海山東、西兩側也有明顯不同,東側以冷水珊瑚為主,西側以海參、海綿、海星和魚等為主,多樣性較東側高。此外,采薇海山西側的下覆基巖不同于東側,主要是磷塊巖,說明該地區曾經發生過磷酸鹽化事件,碳酸鹽被磷酸鹽取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