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28日上午,海洋六號”船從廣州東江口海洋地質專用碼頭起航,遠赴太平洋執行中國大洋第29航次科學考察任務。
此次任務是由中國大洋礦產資源研究開發協會組織,并委托廣州海洋地質調查局具體實施。此次大洋科考分為3個航段,整個科考航程約160天,計劃在11月3日返回廣州。
據悉,“海洋六號”船將赴東太平洋和中西太平洋海域,開展資源、環境、生物等調查,為維護我國在國際海底區域礦產資源權益服務。本航次主要承擔三大任務:一是在西太平洋海山區開展地形調查和富鈷結殼取樣調查,初步評價該區域資源狀況;二是在東太平洋CC區開展多金屬結核的詳細勘探以及海洋新資源調查,為圈定多金屬結核合同區擬試采礦段提供數據,并驗證CC區新資源的分布;三是同步開展調查區的環境和生物調查,履行中國大洋協會與國際海底管理局簽訂的勘探合同,為環境基線研究積累基礎資料,為環境評價服務。
在本次科考活動中,科研人員將利用先進的調查設備,在太平洋開展近底微地形地貌和淺地層測量、深海淺鉆取樣、柱狀取樣、箱式取樣、多管取樣、海底攝像、溫鹽深測量、分層生物拖網、錨系觀測、多金屬結核拖網、多波束測量等科研項目的調查工作。
本航次有來自國家海洋局第一海洋研究所、國家海洋局第二海洋研究所、廣州海洋地質調查局、中國地質調查局青島海洋地質研究所、中國科學院海洋研究所、中國海洋大學等單位的科研人員參加。參航人員96人,這將是“海洋六號”船執行大洋科考以來,人員輪換最多的一次。
鏈接
“海洋六號”船是一艘配置較為完善的綜合調查船,集地質、地震等多項調查功能于一體,采用電力推進系統、全回轉舵槳、動力定位等國際先進技術及設備,并配有海洋地球物理、海洋地質、海洋地球化學等世界先進設備及相應的實驗室,能滿足多學科、多手段綜合調查要求,同時具備擴展空間,具備極地夏季輕度冰區航行和綜合調查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