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2日,北京環保局發布《北京市清潔空氣行動計劃(2013-2017年)重點任務分解措施》,要求交通委和環保局牽頭研究制定征收交通擁堵費政策;交通委和交管局牽頭制定智能化車輛電子收費識別系統等;交通委、交管局、城管執法局落實區域差別化停車收費制度,引導降低中心城區車輛使用強度。
隨著汽車保有量的逐年上升,“首堵”之說早已非北上廣等一線城市“獨享”。許多二三線城市,一到早晚高峰,也都堵得一塌糊涂。在有效治理擁堵與保障公民出行權利之間,如何尋找到最佳的平衡點,長久以來,始終是考驗城市管理者智慧的重點。
為解決交通擁堵現狀,各地從不同角度入手,已經開展了多層次的嘗試,諸如按尾號限行、汽車牌照拍賣搖號、限制外埠車分時段進京等等。雖然對這些政策的評價褒貶不一,但畢竟對機動車保有量控制,降低機動車使用強度,科學引導小汽車出行與使用起到了一定效果。
就實際效果來說,在重重治堵重拳背后,人們并未體會到出行的順暢,“只是不會更堵,但還像以前一樣堵”。權利受到了限制,卻看不到相應的改善,這也是民意對官方治堵產生強烈反彈的原因。“交通擁堵費”“限購令”“車船稅”等治堵舉措,甚至變成了敏感詞。然而,治理交通擁堵,“堵不如疏”的大道理好講,但究竟如何“疏”才最經濟有效,如何“疏”才最能保障公民權利,如何“疏”才能受到最多民意的支持,這都需要通盤考慮。
治堵,不單單是政府部門需要考慮的問題,更需要全體居民的支持。如果人人都不顧社會效益,只顧著實現個體利益的最大化,反對一切限制措施,那最終只能是大家都堵在路上,誰也動不了。每個人都讓渡一部分私權,才能讓資源得到最優配置。對當前的治堵措施,也應該按照這個思路,一分為二地看,不能一味否定。
但就具體措施而言,交通治堵應多采取建設性的舉措,慎用“錢字訣”。其實,擁堵背后更深層次的原因,是城市規劃與公共交通缺位,另一個不可忽略的因素,則是公車違規上路。如果不去下大力氣,啃掉這些硬骨頭,單從向居民收費下手,那如此治堵思維則難以擺脫“懶政”的嫌疑。
還城市一片藍天白云,還道路一片暢通無阻,是每位城市居民的美好向往。實現理想的前提,是政府個人攜起手來,創造各種條件,讓居民在舒適的環境下踐行“綠色出行”的理念,讓擁堵成為歷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