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日16時,武漢經濟技術開發區寧康園路邊的湘隆時代廣場沿路,溫善武已來回走了四五趟。一路上沒有一個擺地攤的,這位沌口街城管中隊的城管隊員告訴記者:“2個多月來,我們每天下午3點左右就來占位子,把地攤的位置搶走,讓他們沒法占道,最終清除了200多個地攤。”(8月27日《長江日報》)
城管先發制人提前搶占地攤,比起簡單粗暴的趕,似乎顯得文明,可以避免諸多麻煩,可見當地城管動了不少的腦筋,想了不少的辦法,但是光是堵還不行,還得進行疏導。
攤位是小攤販們維持生計的陣地,為了生存會不斷的尋找出新的謀生之地,即使你在這地方搶占了,其它地方也許被他搶占,一地嘈雜聲少了,地面干凈了,可是它地又冒出新的問題,城管搶占地攤能搶得不過來嗎?此種搶地攤帶來的安寧,只能說是局部的安寧。而將這200多個擺地攤者趕走后,必然會到其它地方落腳,從集中變為分散,由此更加難以管理,帶來的問題更多。
真正要管理好城市,不在于搶占,而在于規范和引導。城市有不少的空閑地,有些可以充分進行利用,大可大的設置,小可小的設置,進行規范可以有效的分流小販;再則,有些路邊人行道,也可以進行時間差安排,晚上行人少時,可以安排一些小百貨之類的小販進行擺地攤,只要在開源上多想想辦法,廣場這200多個擺地攤者安排到合適地段并不難。
城管管理小商小販并非是一味的制止亂擺亂放,還有合理的安置好小販的職責。搶占地攤只能說是履行的職責之一還不完全,而更主要的是能夠“開源”,讓被搶占者能有新的營生之地。而要開源相比“堵”更加不容易,需要周密的安排,協調好各方面的關系,能讓人氣旺起來,又不影響周邊的環境,既能讓小商小販們滿意,也讓周圍的住戶滿意。而光是搶占地攤,看似解決了亂占亂擺的問題,實則隱含著更大的矛盾。
要說起來,城管和商販們都不容易,城管要管,不管,城市就不像是城市,秩序混亂,不管,會得罪更多的人;而商販更不容易,沒了地攤等于沒了飯碗,由此陷入困境。光“搶占”不“給予”,只能說光顧及一方的利益,忽視了他方的利益,此種方式不完整,多少還存有粗暴的因素。城市管理靠堵不行,堵是堵不住的,因而,城管在“堵”的同時,還應設身處地為小販著想,給其一條后路,由此管理才算是完整,體現人性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