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英國,約克是一個僅次于倫敦觀光客最多的旅游城市,位于倫敦和愛丁堡的中間,千年前它只是一個歷史小鎮。“約克的歷史就是英格蘭的歷史。”約克的歷史可以追朔到西元71年,是羅馬人為了防御蠻族而建立的保壘,當時稱之為Eboracum,后來逐漸擴大成為北英格蘭最重要的行政和軍事重鎮,康士坦丁大帝就是在西元306年時於此地登基。100年后羅馬人撤退,經過撒克遜人的統治,約克再度被外來的維京人接管,現在的名稱約克(York)就是從維京語約克(Jorvik)轉變而來。歷史名城 旅游勝地——約克(York)
約克位于英格蘭北部的烏茲河畔,正好地處倫敦到愛丁堡的中心。從倫敦乘車北上,不到兩小時就可抵達相距三百多公里的約克。約克是英國寥寥可數的幾個2000年古城之一,在英國史上扮演過重要角色。論人口,今天的約克只有十萬居民,但它那古老的城池民居,浪漫的狹街曲巷,還有那宏偉的大教堂和眾多的博物館,每年竟能吸引300萬游客。擁有豐富文化遺產的古城約克已成為英國著名的旅游勝地。
英國史的一面鏡子
英王橋治六世說過,約克的歷史就是英國的歷史。的確,約克城史反映了英國歷史的主要脈絡,可以說是英國史的一面鏡子。
自古到今,約克一直是北英格蘭的重鎮。它的建成之初可以溯源到上古的羅馬帝國。公元前后羅馬正植鼎盛的峰巔。它的軍隊跨過海峽,征服了不列顛的大部,并筑起若干城池,其中一座就叫約克。那時這里是羅馬第六軍團的大本營,駐扎著5000精兵強將。公元306年,君士坦丁受將士們的擁戴,在這里黃袍加身。他就是承認基督為合法宗教的君士坦丁大帝。羅馬人撤離后,約克成為蠱格魯一撒可遜人若森伯里亞王國的都城。公元867年,它又被丹麥海盜攻占。11世紀中葉,征服英國的諾曼人在約克重修城堡以控制北方。
其后約克逐漸發展成繁榮的商業城市。這一帶盛產的羊毛和毛織品在約克河港裝船,遠銷歐洲各地。那時這里居住著許多長袖善舞的富商大賈,小說家司各特在《艾凡赫》中所寫的猶太富商,約克城的艾薩克就是一個例子。
中世紀的約克是英國的第二大城市,身受王室器重。從愛德華三世開始,英王一般都把第二個兒子封為約克公爵(大兒子為威爾士親王),直到今天仍是如此。15世紀時,以白玫瑰為標志的約克家族曾與以紅玫瑰為族徽的蘭開斯特家族進行王位爭奪戰(史稱玫瑰 戰爭),建立過約克王朝。17世紀中葉,約克公爵派遣一支艦隊奪取了荷蘭在北美的殖民地新阿姆斯特丹。這座城鎮被改為新約克,它就是后來舉世聞名的大都會紐約市。
約克市長期為約克郡,1974年其主體被分置為北、西、南約克三郡。約克市有成為北約克郡的經濟文化中心。
約克還是一座新興的大學城。1963年約克大學成立,現有5000學生。校距市中心步行越半小時,占地470英畝。校園地點本是個沼澤。經別具匠心的建筑師疏導積水,匯流成湖,頓時賦予新型校舍以雅典的水國風光。學生宿舍臨湖建筑。湖上的鴨子和天鵝每天大
清早便隔著窗子向人討食物,只要手上有一包碎面包,便可以做個“鵝媽媽”。湖畔各系之間以長橋聯絡,給平靜的校園生活添了份詩情畫意。
古城漫步
游人步出火車站,首先入目的便白色條石徹成的墻.它始建于羅馬時期,擴充于中世紀,踞于疊土而成的高阜之上,蜿蜒逶迤,連綿十里,幾乎把市中心繞了一圈.這里還保留著四座威武雄壯的古城門.城頭建有雉堞譙樓,城上小徑可容兩人并行。約克城垣與我國古代的城墻相比,顯得單薄一些。不過,中世紀的英格蘭小國寡民,能筑起這樣的城墻己經很不簡單了。
城中半木結構的古老房屋,鱗次櫛比,尖塔形的屋頂觸目皆是。街道狹仄多彎,還保持著中世紀的格局。古樸而富魅力。市中心有條叫Shambles(原意為肉鋪街)的小街是約克最有名的一條舊街,窄得僅能容納兩三人肩行.這里的房屋間間都有幾百年歷史,洋溢著一派古風.當你走近這些老屋細細觀賞,會發現建筑結構是那么緊密,墻壁雕紋是那么精細,不由得不佩服舊時工匠的高超守藝.房屋二層都有向外突出的騎樓,兩邊房客只要在窗戶伸手來,便能互相握手,騎樓下是早先懸掛肉脯的地方。目前這條街己成為飲譽四方的旅游購物街。
約克還有好幾座中世紀的會館建筑。落成于1368年的商人會館是當年羊毛貿易商的活動場所,它那寬闊的廳堂和厚重的梁木給人的印象非常深刻。另一座叫行業會館(Guidhall),它曾目睹過歷史上的一次重大事件.英國內戰時,獲勝的國會派就里在這里以20萬英鎊的代價從蘇格蘭人手中要回了逃亡的查理一世;后來把他解往倫敦送上斷頭臺為英國的議會政體輔平了道路.
在約克漫步,可以增加對英國歷史的認識,因為這兒有自羅馬人時期到近代的歷史遺跡;反過來說,熟悉英國歷史的人,也會特別喜歡約克,因為在書本上得到的知識,可以在這個古雅的城市中得到印證。
英國最大的中世紀教堂
漫步約克城,游人都會注意到,城中教堂特別多,數一數差不多有20座。其中最著名的是明斯特大教堂(Minster),其雄姿浮現于城市上空,遠看有如天上宮闕,無論在市區何處都能瞥見它那宏偉的身影,我們知道,英國是新教占優勢的國家。早在16世紀,享利八世就與羅馬天主教廷決裂,創設英國國教,亦稱“圣公會”。其宗教事由坎特伯雷和約克兩個大主教分領。北英格蘭14個主教區的任命及典禮均由約克大主教主持。它的座堂就是明斯特大教堂。由此也可見這座大教堂非同凡響的地位。
明斯特大教堂由1220年始建,直到1474年才算大功告成。它是英國中世紀最大的教堂,長約160米,寬76米,建筑平面幾乎相當于兩個足球場大小。它的西立面有兩座王冠似的雙塔,中心還有一座高65米的四方塔。如內參觀更見其規模恢宏,深邃高曠,足以引起教徒們對上帝的敬佩。
這座大教堂是哥特式建筑,以廣泛采用尖供卷、飛扶壁和修長花窗為特點。在英國,哥特式流行了幾百年,風格上先后又有早期英國式、裝飾式和垂直式三種變化。明斯特大教堂建筑期歷時250多年,正好反映出哥特式這三種風格的轉變,是研究英國建筑史一個難得的好例子。它的翼廊是結構厚重的早期英國式,中殿是精雕細琢的裝飾式,最后建成的圣所(祭壇和唱詩班所在處)則是堂內空間最為高曠的垂直式。這三種風格結合的天衣無縫,和諧完美的組成了一個宏偉壯麗的建筑整體。
三家博物館
約克的博物館真不少,其中的三家最有特色,實在不宜錯過。這就是民俗博物館、鐵路博物館和北歐海盜博物館。
市南的城堡博物館(Castle Museum)為英國最富盛名的民俗博物館。它乃是一位醫生鑒于古文物日漸遺失而到約克郡各地收集古老器具,集中展出才建立的。展館是18世紀的兩幢古典建筑物,原位負債人和女子監獄。至今地下室里還陳列著各種刑具、如夾搬弄事非的“長舌夫”的鐵夾子。
該館主要介紹不同時代約克郡人家的生活面貌。這里既有富家居室、也有鄉村木屋里的陳設。各種燈具、餐具、飲具、家具一應俱全。在這里參觀,簡直就像到古代人家做客。
這家博物館還復原了一條狄更斯時代的約克舊街。鋪著卵石的道路兩旁開設著各種古色古香的店鋪酒館。門口掛著當時的幌子,招攬過往旅客。煤氣路燈的旁邊,停著一輛雙座蓬式馬車,蠟制的馬車夫坐在車前,好象在兜攬旅客坐馬車前往倫敦哩!
火車站附近的鐵路博物館(Railway Museum) 規模足以傲稱世界。它是在1925年為慶?;疖嚢l明100周年舉辦的鐵路博覽會的基礎上逐步建成的?,F在這里還保存著當時中國駐英公使贈送的一幅賀幛,上面書寫著“慶洽百年盛典,欣逢萬國推崇”。館內陳列著各種機車,從早期比馬車快不了多少的“火箭號”一直到世界蒸汽機車最高速度(時速203公里)的保持者“水鴨號(Mallard).火車發明家斯蒂芬森敞著大衣、手拿圖紙、腳穿礦工靴的大理石塑像就站在他發明的機車前面。
展廳的一角,還布置著一座古老的鄉村小火車站,那里的木椅、郵筒、時鐘以及煤氣燈,都是百年前的原物。一位蠟制的鐵路員工,身穿紅色制服,手提老式風燈,好象正在等待即將到站的火車。
館內還陳列著現代化鐵路信號系統和英法海底隧道模型等反應鐵路新技術的展品。人們參觀著座博物館,如同瀏覽了一個實物組成的活的鐵路發展史,又如置身于一座學習鐵路科學技術知識的課堂。
約克設有全英獨一無二的北歐海盜博物館(Viking Museum).北歐海盜是丹麥人、挪威人。他們強悍善戰,可以說是“海上的匈奴”,其足跡遍布歐洲沿海,也曾占據英格蘭大片土地。1976年,考古學家發現古代丹麥人的聚居區和一萬多件文物。這批文物現都珍藏館內。展廳里還陳設著海盜們的塑像,造型生動,神氣活現。他們的塑像是根據激光和電腦分析古人骨骼的資料塑造而成的。
該館最具特色之處,就是“時光隧道”。游人可乘坐電動小車進入當年海盜活動的“地下城”參觀。這里宛如另一個世界,環境聲音甚至氣味都像回到了1000年前。小車還經過當年挖掘文物的現場,再把人們帶回地面。
北歐海盜的一支,即丹麥人曾占領約克幾百年。今天的約可人還有著他們的血統,就連約克這個地名也是從丹麥語“約維克”演化而來的。方廷斯修道院游覽過約克城,不妨再到郊區看看。那里有座名叫方廷斯的修道院(Fountains Abbey),可是不同凡響。它以被選入世界遺產,與北京的故宮、雅典的衛城等三百多處名勝同列一榜。這樣得勝跡,的確值得參觀一番。
修道院在歷史上起過非同尋常的作用。我們知道,中世紀有過一段黑暗時代。當時幾乎人人都是文盲,就連王公貴族也是白丁。那時,全憑修道院的修士們,手抄筆錄,皓首窮經,才把古代文化搶救下一部分,為后來的文藝復興保留一點火種。修士們除了抄寫經籍、誦經修道外,還要參加體力勞動,自給自足。一個修道院包括世俗人員在內,不下幾百人,像個大莊園、小社會。了解修道院,能使你更好地了解中世紀。方廷斯修道院作為英國最大的修道院遺址,其歷史價值自然是不可輕視的了。
方廷斯修道院的歷史可追溯到1132年。那時一部分修士認為約克城里的本篤會修院教規松弛,立志到荒山僻野遠離塵世的地方另立門戶。他們把新修道院選到約克城西北30多公里外的一條河谷里那里林木掩映,人跡罕到,正是隱修的好地方。河谷里有幾處噴泉,因而修道院命名為方廷斯(英語噴泉之意),三年后,著座修道院歸屬了教規嚴格的西多會。那時的修士們像苦行僧一樣,要和依附修院的世俗信徒一起開荒種地、放牧羊群,還經營、毛織業,把修道院辦的相當繁盛。修院建筑也曾四次擴大。然而16世紀時,英王亨利八世與教皇決裂,方廷斯修道院遭到了被解散的厄運,建筑物也逐漸殘破,磚石甚至被拆去。18世紀,一家退隱的官僚把附近的河谷山林建成私家園林,還買下這座修道院,使之成為園林的一部分。這樣方暾鋼絲修道院的遺跡才得以保存下來。
修道院的主體建筑是一座大教堂,長120多米,塔樓和石砌墻壁仍然完好,只是房頂以全部毀壞。中殿的裝飾簡樸,但是東側的“九祭壇禮拜堂”則反映出13世紀時該修道院的繁盛。教堂南側有一處方形庭院,約半個足球場大小,周圍布置著祈禱廳、長廊、食堂、廚房、食品庫和供暖房。南面小河轉彎處,有一組式樣各異的修道室,與西多會的經典組織相稱。
其他許多建筑物烘托著修道院,使之更顯完美。西南角有世俗人員醫務室;東面,一條過道通向院長寢室、禪房、太平間和配有單獨廚房、倉庫和禮拜堂的僧侶醫務所。附近可見水磨坊、面包坊、鐵匠鋪和麥芽酒廠廢墟。看著這些建筑,可以使人像相當年修士們清燈苦修、伏案抄寫(1477年以前英國尚無印刷術)和辛苦勞作的情景。
修道院以西不遠,有一座貴族宅第(Fountain Hall).它是用從修道院拆下來的磚石筑成的,以有400年歷史。旁邊的小博物館里,陳列著修道院全盛時的規模型。
修道院遺址坐落在一座喬治時代的大園林(Stndley Royal)之內。這座園林包括綠草如茵的河谷和林木蔥郁的山巒,點綴著山間古堡和人造瀑布。河谷里,18世紀的花園和人工水渠,與天然河湖交織錯落,形成一派令人傾倒的園林風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