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30日凌晨4點40分,福建省漳州市古雷PX項目在對二甲苯項目一條尚未投用的加氫裂化管線測試壓力過程中,發生焊縫開裂閃燃。盡管大火迅速得到撲滅,也無物料泄漏;且到目前為止,除了附近一些房屋的玻璃受損外,未有現場人員傷亡的報告,不過,半夜一聲巨響和火光沖天的情景,還是讓附近的居民陷入了驚恐。
頗為吊詭的是,同樣是在7月30日,《人民日報》以科普訪談的形式摘錄了2011年9月15日就曾刊發過的文章《PX項目風險有多大》。該文表示,“PX項目在全世界運行幾十年,未出過大的安全生產事故”,話音未落,福建漳州就傳來爆炸聲。當然了,類似的描述只能作為一種調侃,從重大安全生產事故的精確定義出發,PX項目的確有著較為可靠的安全記錄。
但在今天的中國,所謂的安全記錄并不構成對PX項目落戶地民眾足夠的說服力。相反,從2007年廈門民眾反對PX項目以來,已經在大連、寧波、彭州、昆明等多地發生激烈的街頭反對PX項目上馬事件。一時間,在大眾傳播層面,已經到了“談PX色變”的地步。可以說,在政府-專家與民眾之間,已經構筑了一道極為深廣的認知鴻溝,二者對于PX項目安全性的認識幾乎截然相反。
從技術的角度出發,目前PX項目的安全性并非一個非常棘手的問題。事實上,國外諸多PX項目就坐落在市區,距離居民只有幾千米之遙,人們對于安全的考慮并不像國人這么緊張和劇烈。但需要指出的是,這僅僅是技術層面,如果能保持技術的純粹性,那么技術層面的安全就不成為一個大的問題。
然而,技術在中國語境中,并沒有絕對的“中立性”可言。相反,之所以“專家”會被罵作“磚家”,在于中國社會里的很多技術掌握者在過去數年間都喪失了對中立性的堅守,而成為一些PX項目利益集團的幫兇。反過來,由于民眾當中相對缺乏此類專業力量,所以導致的結果是,公眾的質疑往往并非具體的、技術的,而是籠統的、陰謀論的。
當然,將雙方信任被撕裂的原因歸咎于民眾科學力量的不足和質疑能力的有限,那一定是大錯特錯。事實上,上馬一個PX項目需要非常復雜的過程,而在論證其項目安全性時,除了可能有專家喪失科學中立性之外,在項目本身的環評、公示和公眾參與討論階段,往往都是“走過場”的形式。在一些利益集團的把持下,很多必經過程都被簡化乃至歪曲了。而需要指明的是,在政府公信力普遍下滑的當下,一地的PX遭遇抵制,抗議行動興起后制造的恐慌和不信任感就會迅速彌漫至全國。一言以蔽之,對PX項目的恐慌和對政府的不信任,在每一次反對行動中都被無限地傳播和放大了。
在官方的應對中,經常會看到這樣的字眼:PX一直就在我們身邊,我們的汽油、衣服、袋子等等都含有PX……中國目前還是PX進口國、PX的自給率還不足等等。從話語層面,不難看出此類的說法還是從宏觀出發,強調國家經貿,強調對于我們的生活的重要性。但事實上,中國目前爆發的PX抗議行動無一例外的都是一種“鄰避運動”,即大家只是不希望在自己家附近建,至于去其他地方,跟我沒有關系。
所以,從國家、集體利益的角度說服民眾,所遭遇的結果也往往和從技術安全的角度進行論證并無二致。科學中立性的喪失,決策本身的封閉,以及改革開放后民眾集體主義價值觀的崩塌,共同匯成對政府的不信任和對項目的反對。因此,從政府的角度出發,要說服對自己缺乏信任的公眾,必須開放自己的決策過程,讓公眾在與自身的互動中逐漸建立信任,繼而塑造出屬于民間的理性的反對力量,只有這樣,PX項目才能真正告別目前“鄰避主義運動”肆虐的情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