筆者在地方考察時,常遇見一幅“經濟增長-生態惡化-環保政策滯后-政府埋單乏力-老百姓最終受罪”的生態惡化路線圖。化解路線圖不斷惡化的療方就需要資金,且需要重新合理地配置資金的流向,進而實現科學發展。這恰恰是金融學的范疇,也正是經濟相對落后的地方最缺的知識板塊。
這種缺失大致表現為三種規律性的現象:
第一,經濟越落后、越需要資金的地方,越傾向于被動的撥款投資。但事實是,發展所需要的資金,是能借到、籌到、抵押到、募集到的,而這一切都可以有效地運用金融杠桿獲得。后者未嘗不是一種更主動的融資方式。
第二,經濟越落后、越需要資金的地方,越傾向于由國家主導的銀行系統完成投融資的進程。但事實是,民間資本非常活躍,只要政府做好依法監管的角色,做好相關金融制度安排,多渠道的資金運作更能有效地促進當地經濟。
第三,經濟越落后的地方,越傾向于相信“環保是不可能獲利的”、“要發展經濟,不可避免地會污染”的錯誤觀念。事實上,發達國家的各類環?;鹪缫炎C明,經濟增長與生態保護能夠并行不悖。
很明顯,目前的癥結源自于“小金融”邏輯:老百姓需要錢,環保需要投入,銀行需要收回本金,這些錢都只能通過單一利潤至上的規則,最終向生態環境索取。但為什么不站在“大金融”的國家層面呢?
能否通過制度安排,將財政政策、經濟規劃、利率調整、生態目標等措施都統合在服務地方發展的“大金融”戰略上呢?再通過宏觀審慎的原則,混合經營的手段,既引導多渠道的資金進入當地發展,又保證金融機構、農戶收入、官員政績、環境保護等雙重利益,讓增長與環保兩不誤。這種大金融戰略,才能超越過往“先污染后治理”的發展窠臼。
這恰恰是《大金融論綱》中所提及的原理,即金融必須綜合宏觀與微觀,必須服務于實體經濟,而國家在金融服務中必須導入財政、規劃、貨幣等各種制度安排,不只是片面依靠“市場紅利”,更要創造有助于各地科學發展的“制度紅利”。
可惜的是,過去20多年,中國總有一種聲音在鼓勵金融改革朝“小金融”方向發展。發源于華爾街的國際金融危機給世界敲響了警鐘:一旦金融脫離于實體經濟的服務目標,游離于國家監管與資源配置之外,危機的爆發將在所難免,最終受害者定是普通老百姓。正如許多地區為了經濟增長犧牲環境所暴露的教訓,為牟利而非實體經濟本身的金融服務,并不是很好的服務;僅著眼于利率、借貸層面的政策,并不一定是很好的金融政策。
各地決策者需要有信心并發揮聰明才智,通過制度安排合理配置資金,沒錢時,合理的大金融制度安排能生錢;有錢時,合理的大金融制度安排能用好錢。當然,這需要自上而下的理念貫徹,也需要自下而上的政策爭取。
(作者是中國人民大學重陽金融研究院執行副院長,近著有《大國的幻象》)